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海量科技三更半夜、午时三刻……你知道是现在的几点吗?-工业计量

作者: admin  发布: 2014-07-08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581次

三更半夜、午时三刻……你知道是现在的几点吗?-工业计量
追剧穿越至古代?
那你最起码得先学会个本领——分辨时间。以免到时听到“三更半夜、午时三刻”仍一脸懵……那就尴尬啦!
古代的计量,
比你想象的更贴近生活!

我们依据时、分、秒就把一天24小时分清楚了一千种死法,这种计时方法是实用的“舶来品”麦吉减肥法。在古代,我们也有自己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时亦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兼有古代的习惯称法。
依次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知蜂堂蜂胶 。
顾炎武《日知录》载:“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李冠廷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自北宋始,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将十二个时辰为二十四部分。接下来给大家分别列出十二时称的对应时间表:
子时23:00 – 01:00子初23:00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子正00:00
丑时01:00 – 03:00丑初01:00鸡鸣又名荒鸡
丑正02:00
寅时03:00 – 05:00寅初03:00平旦
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夜与日
的交替之际
寅正04:00
卯时05:00 – 07:00卯初05:00日出
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
升起的时间
卯正06:00
辰时07:00 – 09:00辰初07:00食时
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即吃早饭时间
辰正08:00
巳时09:00 – 11:00巳初09:00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
巳正10:00
午时11:00 – 13:00午初11:00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午正12:00
未时13:00 – 15:00未初13:00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
未正14:00
申时15:00 – 17:00申初15:00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申正16:00
酉时17:00 – 19:00酉初17:00日入
又名日落、日沉、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酉正18:00
戌时19:00 – 21:00戌初19:00黄昏
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又称黄昏
戌正20:00
亥时21:00 – 23:00亥初21:00人定
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定即人静
亥正22:00


漏刻是古代最重要的计时工具。漏,指漏壶;刻,指箭刻,即由漏壶水面的高低,通过箭刻的标度米标来标示时间。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四爪陆龟,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漏刻的计时方法可分为两类:泄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只借助水的运动。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曾咏熙,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入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同利肉燕。
圭表是中国最古老、结构最简单的一种测量日影长度的仪器。

到了汉代海量科技,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
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平子知歌。
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镇雄之窗,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遂昌教育网。晷面两面刻有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这正是一日24小时雁南飞简谱。
午时三刻
常常看电视剧里面经常说:午时三刻处斩。为什么呢?午时:按上文提到的,是十一点开始;一刻等于14分24秒辛易校园,三刻就等于43分12秒。
午时三刻,按现在的计时方法,说的也就是11点43分左右。按阴阳家的说法,此时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之时。午时三刻开刀问斩邪兵谱,因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罪刑轻者,可在正午或其他时辰开刀行刑,让其有鬼做。


《晋书·天文志》记载东汉张衡(公元78~139)制造浑天仪,在密室中用漏水驱动,仪器指示的星辰出没时间与天文观察的结果相符。仪器上分别装有日、月两个轮环,用水轮驱动浑象。浑象每天转一周,日环转1/365周,仪器还装有两个木偶车冯升,分别击鼓报刻。
“更”按现在的说法,可以理解成夜班时间表。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也叫作五鼓或五夜菠萝印象。
三更半夜
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05:00
由于古代报更使用击鼓方式,
故又以鼓指代更。
如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五更鼓角声悲壮boc.cn,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又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其中的“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孔雀东南飞》里面也有:“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之句。
不仅如此,我们电视里常常看到打更人拉着个嗓子喊“三更已到,小心火烛”;太监们常常跟皇帝老儿说:“已经三更天了,该歇息了,皇上。”说的便是这个。


古代计时器—水运仪象台
上面说了,古代使用滴漏来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这里的“点”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八点钟、九点钟含义不同。“一更”是现在的2个小时,也就是古代的“五点”,所以,古代“一点”的时间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
如《西游记》第九回里说:“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五鼓三点”就是指凌晨04:12。
所以,如果熟悉了这些时间转换,即使穿越去古代我们也不用担心看不明白时间了。
END

来源:百家号

《工业计量》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文刊登数据部分来源于互联网
工业计量传媒平台进行总结发布
供业内读者参考交流
微信合作:010-62182517
欢迎加入《工业计量》杂志读编交流群:691634132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