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梦见别人给我剪头发三秦之光,中国禁止出境文物之陕西篇-悦西安

作者: admin  发布: 2018-05-01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663次

三秦之光,中国禁止出境文物之陕西篇-悦西安


陕西,是天然的历史博物馆,陕西的文物是中华文明的基因标识,也是中国革命的标识。根据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数据和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表明,陕西行政区域内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522家,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量3009455套7748750件长耳跳鼠,总数位列全国第二名、总量占全国12.09%,普查结果再次证明陕西文物资源大省的实力和地位。

|西安十三朝古都|
陕西的可移动文物有三个特点:一是表现在数量多,二是种类全,三是品位高。另外还具有至高性、丰富性、完整性的特点。从类型上来说,普查的35种文物陕西全有,从时代来看,上至早期的石器时代,下至晚清,制作的水准工艺是历代都城制造最高水平。

|汉阳陵西汉裸俑|
“由于在古代特殊的社会条件下,最高度的文化,最精湛的技艺,总是荟萃于都城及其周边地区,从而使陕西一地文物之盛之精,有甲于全国的美誉。不仅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在工艺技术、艺术创造等方面代表了全国的最高水平,还因其无与伦比的至高性、丰富性、完整性,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的悠久灿烂和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丝绸之路的象征,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出土的西汉鎏金铜蚕|
可移动文物指馆藏文物(可收藏文物),即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又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以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或民间收藏。

|陶片文物库房|
从2002年起,国家文物局为了切实保证国宝级文物的安全,陆续公布了三批共195件组禁止出境展出的文物目录,其中源自于陕西省的文物就有四十多件(含外藏)。占全国总数的1/4,由此可见关中地区在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地位!而这些出土于陕西的国宝级文物都有哪些?又有怎样的特殊价值?下来就随悦君一起来扒一扒。


1.【新石器.陶鹰鼎】
陶鹰鼎属新石器时代,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太平庄。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显得威武而雄壮。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 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新石器.人面鱼纹陶盆】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石器时代前期,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人与鱼题材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


3.【仰韶.网纹彩陶船形壶】
1958年陕西省宝鸡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该器器作船型,杯型口,平肩,肩上两边各有一半环型钮,鼓腹,两端起尖角,平底。泥质红陶胎。腹两壁以赭黑彩绘网纹。这一时期有许多陶器均以网纹或鱼纹为饰,似乎向人们揭示仰韶文化地区人类与黄河的共生关系。
4.【西周.利簋】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零口街道,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5.【西周.何尊】
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
6.【西周.墙盘】
墙盘,西周铜器,因墙在周朝做史官又被称作“史墙盘”,1976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墙盘型巨大,底部铸有铭文284字,腹和圈足分别饰凤纹和兽体卷曲纹,雷纹填地,圈足有折边。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做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属于重要的历史资料。


7.【西周.大克鼎】
大克鼎又称膳夫克鼎,周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1890年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鼎腹内壁亦铸有铭文290字,主要记录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的内容。大鼎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
8.【西周.淳化大鼎】
淳化大鼎,西周青铜器,1979年12月,出土于陕西淳化县石桥乡史家原村内西周早期墓葬中出土一件大鼎大墓。因出土在淳化,故名淳化大鼎。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该鼎通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公斤,是已知的西周铜鼎中最大最重的圆鼎。


9.【西周.大盂鼎】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大盂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10.【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
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提梁式瓷器,腹部印有花卉纹装饰,施青釉,釉色古朴典雅美观大方。1968年出土于咸阳彬县,倒流壶通体施以橄榄青色釉,釉下刻有装饰效果强烈的刻花图案。壶盖与提梁、壶身连成一体米粒团。提梁造型为一卧状的凤凰,作展翅飞翔的姿势。壶嘴造型是一只侧身卧伏的母狮,四肢趴地,倒仰着头,狮口张开,被巧妙地用做壶嘴的出水口,构思十分奇巧。母狮腹下还有一头幼狮,正在吸吮母乳,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1.【西周.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属西周青铜器,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镇虢川司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盘自道光年间出土后曾被当地农人用以喂马,后县令以数钱据为己有。几经动荡,此盘被刘铭传觅得,极为珍惜。在其后几十年内,觊觎此盘者不乏其人,刘氏后人将盘重埋地下远避他乡。解放后,刘肃将此盘掘出献给国家。自此,虢季子白盘才得以重放异彩,供世人欣赏。


12.【西周.天亡簋】
天亡簋,西周初期著名青铜器,又称“大丰簋”或“朕簋”。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郿县,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天亡簋为西周盛食器。器侈口,四兽首耳,下垂方珥,鼓腹较深,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腹与圈足饰蜗体兽纹,是西周初年的典型器物。器内底铸铭文78字,记录了一件发生在3000多年前周武王姬发在伐纣灭商后举行祭祀大典。天亡簋是研究西周早期历史的重要文物,同时是西周铜器断代的标准器。


13.【西周.逨盘】
逨盘,西周青铜器,中国第一盘。2003年1月19日于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出土,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逨盘盛水器,一般与匜配套使用。为方唇,梦见别人给我剪头发折沿、浅腹、附耳、铺首,圈足下附四兽足。腹及圈足装饰窃曲纹,辅首为兽衔环。盘内底铸铭文21行,约360字,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周文王至周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
14.【西周.害夫(hu)簋 】
害夫簋,西周青铜器,又称厉王簋、夫簋、胡簋,这是簋器当中最大的一件,被称为西周“簋王”,1978年5月陕西扶风齐村出土,现藏于扶风县博物馆, 宝物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上面像石鼓,下面若平台,周身布满竖棱,如虎皮身上的斑纹。两耳飞扬跋扈擎科,简洁中露出大方,神秘中露出狰狞,“害夫”,这个字读音是读做hu(胡),这是西周的周厉王的名字,周厉王害夫 (hu)作器,高大魁伟,稳重大方。此簋铸于厉王十二年,是目前确知出地点的王器。内底有铭文124字,是周原历王为祭祀先王而自作的一篇祝词。


15.【秦.秦始皇陵秦始皇陵铜车马】
铜车马是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1980年出土于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坟丘西侧。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制作年代约在陵墓兴建时期,即公元前221~前210年间。铜车马车上御官铜人俑作跽坐姿态,两臂前举,双手执辔,每个手指的关节、指甲都塑得非常逼真,细部的真实和鲜明的质感是这乘铜车马造型艺术的一大成就。这套大型的人俑车马代表了秦代青铜铸造工艺的突出成就。
16.【西汉.皇后之玺】
皇后之玺”玉印为西汉时期的文物,1968年发现于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村。高2厘米,边长2.8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2012年12月初,陕西省神州汉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举行“保护大遗址、弘扬汉文化”总结表彰大会,40年前捡到皇后之玺的“小学生”孔忠良授予表彰。迄今为止,皇后之玺仍是我们发现的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玺,属于国家级文物。

17.【西汉.茂陵石雕】
西汉茂陵石刻群分布在茂陵陪葬墓霍去病墓墓前及墓四周,共有16件。这些石刻题材多样,雕刻手法十分简练,造型雄健遒劲,古拙粗犷,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圆雕工艺品,也是汉代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8.【西汉.彩绘人物车马镜】
1963年陕西西安红庙坡出土,现藏西安博物院。直径27.5厘米。圆形钮座,钮为三轮覆瓦纹,镜背饰红、绿、黑四色彩绘。图案分内、外区,内区涂绿色,以云水蔓草衬托,绘制四朵花卉。外区以朱红色为地,绘制车马人物,间以林木花草,似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彩绘铜镜较少见,且此镜有出行、狩猎、饮酒等绘画题材作为装饰,别具一格,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的真实资料。

19.【隋 绿玻璃小瓶】
20.【绿玻璃盖罐】
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两者的工艺特点大同小异。其中绿玻璃小瓶以绿色玻璃制成,高12.3厘米,口径3.8厘米,足径4.9厘米。瓶口与腹部的俯视面均为椭圆形,直口,卷唇,直颈,溜肩,鼓腹,圈足。瓶虽不高,但晶莹可爱,色泽透亮,且不同部位深浅变化不一。此件椭圆形玻璃瓶采用北魏时期传入我国的吹制法制成,器壁极薄,透明度、光亮度均很好,器型为中国传统造型,一改南北朝时期中国吹制玻璃器粗糙的状况,表明隋代玻璃吹制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21.【唐.大秦景教(基督教)流行碑】
是指初唐建中二年(781)吐火罗人伊斯(景净)受唐政府资助在国都长安义宁坊大秦寺修建的一块记述景教在唐朝流传情况的碑刻芬妮的微笑。它记述了当时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表现了唐政府当时包容、自由、宽松的思想政治环境,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宗教文化有着重要意义。碑文虽系波斯传教士撰写,但其中文功底极其深厚。碑额上部,有吉祥云环绕的十字架,下面是典型的中国莲花瓣朵,显示出景教开的是中土之“花”,结的是基督教之“果”。
22.【唐.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唐代银器,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该银壶整体造型仿照骑马的游牧民族储水用的皮囊,仿照西域游牧民族装水用的皮囊壶和马镫的形状综合制造,这件银壶不仅造型别致,而且极具实用价值,充分显示了唐代工匠的匠心独运。鎏金舞马衔杯纹壶是盛唐时期工艺品的典型代表僵尸少爷小说,同时也反映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红楼折钗记。

23.【唐.兽首玛瑙杯】
唐代酒器,1970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此器选材精良,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慈利教育网,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兽首玛瑙杯从选材、设计到工艺,都可称为唐代玉雕艺术的精品,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24.【唐.铜浮屠又称鎏金浮屠】
唐代金银器,1987年5月10日出土于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现藏于宝鸡法门寺博物馆(珍宝阁)。该浮屠通高53.5厘米,重7.4千克。为模铸成型,精致玲珑,四角正方形亭单层阁式,分为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靳树增。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的棺盖内。


25.【唐.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佛教至高权威象,是世界锡杖之王。此锡杖敕造于唐咸通十四年夺命高校,1987年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收藏于法门寺博物馆。杖长196.5厘米,重2390克。金银打造,通体金光闪烁,熠熠生辉。锡杖,是佛教众多法器中至高至尊的法器。僧人在化缘时,振环依声,以代叩门,同时又有防身之用。《锡杖经》云,佛告诸比丘:“持此杖即持佛身,万行尽在其中”。为佛门法器中的至宝,堪称世界“锡杖之王”
26.【唐.八重宝函】
唐懿宗赐赠金银器,是供奉佛祖释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尹北琛,1978年5月5日发现于宝鸡法门寺地宫,收藏于宝鸡法门寺博物馆。函内盛放着一枚供奉舍利,最外层是一个檀香木函,里面套装着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但因最外层为檀香木银棱盝顶宝函出土时已残朽,故只见七重。

27.【唐.景云铜钟】
是唐代为景龙观所铸之青铜钟,国家一级文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名钟”,世界名钟之一,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该钟原名“景龙观钟”,开元年间改景龙观为迎祥观,故又称“迎祥观钟”。后曾悬挂于西安钟楼。因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今称之为“景云铜钟”或“景云钟”。景云钟为存世唯一由皇帝撰文书写、监工铸造的青铜大钟。铸工技巧娴熟,雕工精细,纹饰精美,线条流畅,钟声清晰宏亮,音质优美,显示了唐代高超的冶铸技术。
28.【唐.昭陵六骏】
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美人吟歌词。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quan mao gua)、“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石田萌美,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29.【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造型新颖浪漫。驼背部架一平台,铺方格纹长毯,上有乐舞俑8个,7男乐俑1女舞俑。乐俑环坐平台四周,分别执笛、箜篌、琵琶、笙、箫、拍板、排箫7种乐器,在全神贯注地演奏,女舞俑婷婷玉立于7个乐俑中间,轻拂长袖,边歌边舞。这组乐舞俑是典型的盛唐时期的作品,其釉色鲜明亮丽,协调自然。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


30.【唐.永泰公主墓壁画宫女图】
《永泰公主墓宫女图》是陕西省乾县唐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前室东壁南侧出土的画,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蕙是唐中宗第七女,初封永泰郡主,后赠永泰公主。此图场面宏大,保存较好,画中人物为九位风姿绰约的宫女,头梳高髻,肩披纱巾,长裙曳地,个个体态丰盈贾延鹏,婀娜多姿。真实的展示出唐代皇室贵族奢靡生活的一瞬间。是唐墓壁画中的精品,达到了艺术效果与历史价值的高度统一。
31.【唐.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图】
1971年陕西省乾县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出土大汉雄师,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高约280厘米,宽约280厘米爱的面包魂。此图反映了王宫阙楼建筑的形象。它以门阙构图为主体,各以一座母阙、二座子阙排成“三出阙”形式,阙楼砖砌台基及雕刻花纹、阙楼的挑檐及斗拱、鸱尾等都描绘的清楚可辨,再衬托山峦、树木之景,更见阙楼气势恢宏。此图为唐代壁画中罕见的完整、大面幅、高等级的阙楼,是唐代建筑绘画之佳品,亦是唐代阙楼实物的形象资料,十分珍贵。

32.【唐.章怀太子墓马球图】
1971年至1972年发掘的章怀太子李贤墓墓道西壁出土,因画面巨大,揭取时将其分割成了5块,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画面共有20多匹马,骑马人身着各色窄袖袍,着黑靴,戴幞头。最精彩的画面为五人骑于马上,正在争打地上的球。绘画者通过对人物姿态、动势的把握,将马球比赛中的速度与力度表现得十分到位。图中无论是人、马的细部描绘,还是山石古树的粗狂勾勒,都能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感。这幅图真实反映了唐代马球比赛实况,为研究唐代马球运动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
33.【唐.章怀太子墓狩猎出行图】
1971年陕西乾县章怀太子李贤墓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高100-200厘米,宽890厘米。此画画面以原野为背景,在画面的最前方以两名探路随从为先导,两侧是执旗的卫士,稍后左右数十骑紧紧跟随,有的携带猎豹,有的臂上架鹰。中间簇拥着一位骑高头大马,身着蓝色长袍、神情自若的骑者,这可能就是狩猎出行中的主人。最后是两匹辎重骆驼和马队奔驰在山石和树林相间的大地上。此图场面宏大,气势雄伟,为今人再现了当时皇室生活的真实情况。代表了唐代绘画的最高水平。


34.【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册宋拓本】
隶书的鼎盛时期当在东汉、而江汉时期最辉煌的阶段又集中在桓旁、灵帝时期,其间大量的汉隶碑刻,一碑一貌,风格迥异。方拙扑茂、博大精深者之,法度森严、典雅凝整者亦有之。毒奶色《西岳华山庙碑》正是这一时期杰出的代表作品。西岳华山庙系汉武帝时所建,原名集灵官。东汉桓帝延嘉八年(公元一六五年),弘农太守袁适重建庙宇,改称西岳庙,并立《西岳华山庙碑》,刻石记载了汉代统治者祭山、修庙、祈天求雨等盛况。华山庙内保存了许多历代修建和祭祀华山的碑石张久祥,但最著名的当首推《西岳华山庙碑》。
35.【东汉曹全碑明初拓本】
隶书,碑阴题名五列。明万历初年,该碑在陕西郃阳县旧城出土。明代末年,相传碑石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安博物馆碑林保存。故此碑刚出土不久的拓本极为少见,目前存世有二,一藏于故宫博物院,一藏于上海博物馆。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其文字圆润秀丽,隶中带篆,柔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流丽典雅、风神遒逸的清新气息,书法艺术倍受世人推崇。清孙承泽在穴庚子消夏记移中谓:“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至宝也。”


36.【唐.步辇图】
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天外魔境真传。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步辇图反映了当时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37.【唐.簪花仕女图】
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画,粗绢本,设色,纵46厘米,横180厘米。卷无作者款印,亦无历代题跋及观款。 作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画中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用笔和线条却细劲有神,流动多姿。浓丽的设色,头发的钩染、而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较好地表现了贵族妇女的细腻柔嫩的肌肤和丝织物的纹饰。同时也体现出贵族仕女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游戏于花蝶鹤犬之间的生活情态。


38.【唐.五牛图】
是唐朝韩滉创作的中国画,又名《唐韩滉五牛图》,作品为黄麻纸本,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韩滉着意刻划的五头牛各具特色,形象生动真实,可谓“曲尽其态”,天机绝妙,神彩焕发,在静的形态之中因个性的着意表现,使整个画面又有动的启示,动静有致,形象地表现出牛群散牧于山间泽畔的意境。
39.【唐.冯承素摹兰亭序】
被号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真迹传说被唐太宗李世民陪葬于昭陵之中,李世民一生酷爱王羲之书法,而在诸多真迹中尤情笃于《兰亭序》,爱不释手,常于深夜把烛学《兰亭》,为了使此名迹得以流传,他生前曾命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精工模榻,又命虞世南、诸遂良各临一本,现藏于北京宫博物院的《兰亭序墨迹三种》即冯承素摹本和虞、褚的临本,千余年来,历经战乱,此三种墨迹能神奇般地流传下来,实乃幸事。

40.【五代.卫贤高士图 】
描绘汉代隐士梁鸿与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画家把梁鸿的居所安排在山环水绕的大自然中,全幅上半部为巨峰壁立,远山苍茫,下半部为竹树蓊郁,溪水潺潺。人物活动在画面中部,恰是观者的视觉中心:梁鸿端坐于榻,竹案上书卷横展,孟光双膝跪地,饮食盘盏高举齐眉。主人公神态坦然平和,虽房舍简陋、粗食布衣,但高人隐士志在山野的高洁志趣令人油然而生敬意。此图虽为主题人物画,实则集山水、人物、建筑画为一体。
41.【五代.杨凝式书】
纸本。草书。八行,八十六字兽餐2。书于后汉乾枯元年(公元948年)。其书法结体紧密奇逸,运笔流畅,转折挺劲有力。是杨凝式的代表作之一呼吸37。卷后有宋米友仁,元商挺,明张孝思等人题跋。曾经宋绍兴内府、贾似道,元赵孟颁,明项元沛、张孝思,清内府收藏。《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寓意编》、《式古堂书画汇考》、《平生壮观》、《大观录》、《西清札记》、《石渠宝岌三编》等书著录。《戏鸿堂帖》摹刻。现藏故宫博物院。


42.【唐.张好好诗帖】
公元834年(唐文宗大和八年),杜牧在洛阳东门与歌妓张好好时隔多年后重新相遇,赠与她此首婉丽含蓄的长诗。他在卷首处写下:“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门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诗篇里充满了对这位才艺双绝却遭遇不幸的歌妓无限的同情,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并为伤感迟暮之作。现在仍能从《全唐诗·卷五二○》里找到这首长诗的原文。目前此贴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悦西安(ID:just-xa)文章
特约法律支持/陕西大秦律师事务所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西安机场T5航站楼霸气登场,扩建方案曝光,一座长安盛殿!
同为西部中心城市,西安为什么比成都差这么多?
重磅丨宝兰高铁定档7月,车次票价曝光!西安3小时到兰州!
揭秘|欢乐谷终于落户西安,位置就在这里!
昆明池启动蓄水,中国古代最大人工湖即将重现西安
独家丨大西安13条地铁同时在建,一图看懂各线进度
京东、海航两大千亿总部项目落户西安,马云也要来!
明德门文化艺术创意小镇开建,隋唐长安城正南门即将重现
What?西安大雁塔为何挂满北京街头?这场盛会未来或移师西安
国家批复!刘邦长陵博物馆行将动工,线状博物馆群雏形即现
西安再添巨型绿肺|汉溪湖应运而生,还有超长樱花廊带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