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花垣天气【视频】第71届戛纳电影节最完整获奖名单!!!-青年电影手册

作者: admin  发布: 2020-03-09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547次

【视频】第71届戛纳电影节最完整获奖名单!女神的宠物!!-青年电影手册

点击上方青年电影手册关注我们!

是枝裕和为日本捧回历史上第五座金棕榈奖海蟾蜍!
第71届戛纳电影节完整获奖名单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

评委会大奖
斯派克·李《黑色党徒》
评审团奖
纳迪·拉巴基《迦百农》
最佳导演奖
保罗·帕夫利科夫斯基《冷战》
最佳编剧奖
艾丽斯·洛尔瓦彻
《幸福的拉扎罗》
最佳编剧奖
贾法·帕纳西《三张面孔》
最佳男演员奖
马尔切洛·丰特《犬舍惊魂》
最佳女演员奖
Samal Yeslyamova
《小家伙》
金摄影机
最佳长片处女作奖
卢卡斯·德霍特《女孩》
特别金棕榈奖
戈达尔《影像之书》

短片金棕榈奖
Charles Williams
《All These Creatures》
【短片特别提及奖】:魏书钧《延边少年》
【酷儿金棕榈】卢卡斯·德霍特《女孩》
【一种关注单元】
最佳影片:阿里·阿巴西《边境》
评审团奖:若昂·萨拉维扎、Renée Nader Messora《死人和其他人》
最佳导演奖:谢尔盖·洛兹尼查《顿巴斯》
最佳编剧奖:Meryem Benm'Barek-Alo?si《索菲亚》
最佳演员:维克多·博斯特《女孩》
【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主竞赛单元:李沧东《燃烧》
一种关注单元:卢卡斯·德霍特《女孩》
平行单元:Zsófia Szilágyi《一天》
【导演双周单元】
艺术电影大奖:加斯帕·诺 《高潮》/阿根廷
欧洲电影标签奖( Label Cinema Europa):Gianni Zanasi《多余的恩典》/意大利
表彰法国电影的SACD奖(SACD Prize):皮埃尔·沙尔瓦多利《自由了》/ 法国
金马车奖:马丁·斯科塞斯
戛纳观影笔记全记录
点评:梵一(新浪娱乐编辑)
主竞赛单元:阿斯哈·法哈蒂《人尽皆知》/ 西班牙、法国
最开始的教堂钟声就像是戏剧开场时的报幕,接着,电影虽然有剪报这样一个故作深沉的开头,随后而来的仍是一个戏剧式开场。大小角色在短时间里相继亮相,密密麻麻的台词铺陈人物关系,这还是阿斯哈-法哈蒂的标志性风格。接下来合众齿科,影片的名字作为最大悬念,将继续吸引观众观看下去。Everybody knows,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在这个镇上,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在一场婚礼和后续的趴体里,在人物你来我往之间,也总有一丝不安的气息若隐若现。主角会有什么遭遇,何孟怀扣动观众心弦。创作者用镜头和剪辑调动情绪的功力可谓深厚。

故事发生在西班牙,这也是法哈蒂第一次拍摄非伊朗主题的电影鼻血姬,演员表大咖云集。佩内洛普-克鲁兹饰演的劳拉带着丈夫、女儿和小儿子,回娘家参加婚礼,并遇到了哈维尔-巴登饰演的少年时的恋人。在女儿被绑架之后,男女主角和家人各怀心思,人尽皆知的秘密被公开,一场狗血戏铺展开来。这听起来像个悬疑片,实际上女儿失踪只是一根串线,它就像一个镜面,折射出来的还是法哈蒂擅长的家庭伦理、血亲关系的困境,与《一次别离》和《推销员》别无二致。

《一次别离》

《推销员》
但是,情节的狗血让不少转折点变得生硬,这个剧本之粗糙,并不像《推销员》那般经得起推敲,后者采取了剧中剧式的精湛设计来进行意旨的升华。《人尽皆知》中,大小人物线索也非常松散,缺乏统一语境进行规范,存在诸多废笔和残缺,男女主角尤其扁平,缺少精湛的戏点支撑,可以说表演也不如前作《一次别离》那般淋漓尽致。

哈维尔·巴登

里卡多·达林
更大的问题是,作为观众,剧情太过直白,让我甚至不需要进行过多思考,乏善可陈的悬疑设置也未能把我引导向更深刻的境界里,这多少也让电影显得缺乏情趣黑土地酒,沉闷而节奏不稳。

如果打一个比喻,我更愿意把法哈蒂电影的内质,比作伊朗女人头上裹着的纱巾,他用一双敏锐的眼睛,捕捉到了伊朗社会中家庭关系之间关系的隔膜,这种隔膜就像纱巾一般,薄却纠缠。但在《人尽皆知》里,我认为,法哈蒂的编织并不成功,这面纱巾的存在是勉强的。

这或许是因为西方人性格相比伊朗来讲更直接,跟伊朗含蓄的人际模式并不相同,同样的情节同一种手法呈现出来,后者往往更耐人寻味。在这样两个不同的文化语境里,法哈蒂式反思的力量,能与伊朗文化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但与欧洲人际模式稍微显得不可调和。

更或许是,我们之所以爱看《一次别离》,就是因为享受伊朗电影人与我们迥异的眼光,享受他们讲伊朗故事里所特有的人性与社会的纠葛。而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

总之,法哈蒂的这部作品让我略微失望。
戛纳前线观影笔记(1)
主竞赛单元 阿布·贝克尔·舒基——《审判日》/ 埃及
如果翻看导演的履历会发现,只有两部纪录短片,因此看前对这部电影期待度并不高。事实上,开头的确平庸,冗长而沉闷,像是21世纪的中国写实电影,让人难以进入。但随着故事主线展开,进入公路片模式,后半段变好很多,戏谑的音乐中和了主题的沉重,尤其是几段梦境的闪回,算是佳句,故影片人物刻画得其实不错,部分台词倒是非常直接、幼稚,但也显得非常得可爱。较大的问题是配乐使用较乱,摄影我是认可的。长篇处女作,个人认为也很值得鼓励。

主竞赛单元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盛夏》/ 俄罗斯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在这部电影里时常让镜头稍作停留大概1秒,这给予观众如我更多耐人寻味的东西,如同是“诗意的韵脚”一般,加上出色的调度,黑白影像强化画面质感,让视听变得非常绵长、鲜活。

影片聚焦八十年代苏联列宁格勒的摇滚艺术家,讲述了艺术家肆意张扬的创作状态,与禁锢的政治生态之间的不可调和。影片充斥着大量的迷乐梗,T-Rex频率最高,大卫·鲍伊封面随时可见……从一首“Leto”开始,一首歌接连一首歌,MV风格的大批量运用,叙述打破第四堵墙,都在弱化故事性,加强纪录性和传记色彩。

艺术家和政治风向是世间最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影片用大量影像强化艺术家自由烂漫的特质以及人们之间爱与友情的浪漫,却多用小配角台词、画外音、取景来表达社会环境和政治元素。这隐含了导演的心思,也与他本人当下“失去自由”的处境形成了观照。

但大量的MV和强趋向性的影像反而会有种野心过大的匠气,从头至尾的音乐元素容易给观众造成疲劳,过于讨好乐迷,也容易将作品变质成一个歌单。基里尔在结尾似乎试图规避这种结果,而把结尾强转向个人情感,却削弱了艺术和政治环境这对主矛盾的力量,毕竟,政治会给个体烙下烙印,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至死也甩不掉的。基里尔成为我心目中的候选最佳导演。

主竞赛单元 克里斯托夫·奥诺雷《喜欢,轻吻,快跑》/ 法国
有品位的音乐和节奏、镜头小清新、帅哥,几乎是这一类同志电影的标配,何况男主角还是《湖畔的陌生人》男主角。能看到摆脱了平权影子的当下欧洲的同志故事,还是很开心的。只是前半段太过于冗长,显得散乱,情感无可立,花垣天气情绪衔接不好,到后半部分才有佳句出现。文学、歌剧引用很显摆,也很肤浅。看到《水手奎雷尔》海报很惊喜。吐槽一句,主角用诗人奥登、惠特曼的经历泡帅哥这事,在法国可以,貌似在中国不行嗯。


“影评人周”单元 卡米尔·维达-那克——《野性》/法国
每届电影节都会有那么一部情色大尺度电影放映,而这部讲述法国男妓的电影就是今年的同船爱歌。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没想到作为处女作竟然还不错。男主角在就医、性爱的不同空间里对情绪的把握可圈可点,让人心生爱惜。叙述流畅,摄影也很好。


主竞赛单元 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冷战》/ 波兰
仍旧是1:1.33画幅,在有限空间里,将人像特写下沉,强化特写人物身后的大背景,信息量丰富,真正做到了会说话的影像。故事单纯按照时间线讲述,做到极简,而男女主角性别角力与东西欧冷战对立背景交缠,却很宏大,整体亦轻亦重,故关键的扣子就是最后一笔是否震撼,留下余味安腾处理器,结果这一阵风太让我喜欢了。当下威海油饼,新冷战苗头撕裂东欧和中国,旧故事,却是新思考。肯定是我的个人年度十佳。


戛纳前线观影笔记(2)
主竞赛单元:贾樟柯《江湖儿女》/ 中国

赵涛在《任逍遥》中扮演“巧巧”
是《海上传奇》的贾樟柯,也是《山河故人》的贾樟柯,只是当年的三峡如今成了游轮景区,当年《任逍遥》的巧巧,也不再是那个野模巧巧了。《江湖儿女》虽为虚构故事,但保留了纪实的眼睛,巧巧既是C位女主角,但也并不只承担虚构人物的意义,导演借她走走停停的过程,展现了三个不同年代的中国社会横截面,大量景观展示和意义符号充斥其中:
工具演变,廖凡饰演的BIN和赵涛饰演的QIAO之间多年的纠葛,被分为三个时间段的三个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无明显的时间标识,而是依靠交通、通信工具和环境的变化来加以区隔;

赵涛在《江湖儿女》中扮演“巧巧”
群像展览,车内及街边大量面无表情的群演角色的展示和特写,小偷、骗子、奸商、淫男和背信弃义者轮番登场;音乐运用,迪厅和广场舞的体现,《浅醉一生》《上海滩》粤语歌使用,《永远是朋友》《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等时代金曲串烧,以及类似大鼓鼓点增加悬念感……
从拜关公到不拜到再拜,从情意千金到背信弃义,贾樟柯试图向我们展示一个当代“江湖”的变迁;从“动物世界”到“宇宙囚徒”,他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狮虎同笼”的怪胎社会。
戛纳前线观影笔记(3)
主竞赛单元:让-吕克·戈达尔——《影像之书》/ 法国,瑞士
隐含了一个简略电影史,因为它多是由以往影像片段组成,一会看到《索多玛120天》,一会看到《亚特兰大号》,还有专为《火车进站》设计的主题章节。当然它也不只是由电影片段组成,涵盖新闻材料、纪录影像、照片……因此,它同时也是一本电影文化史,像是戈达尔主要的创作理念在晚年的集大成……你可以思考影像究竟为了什么,纪录生活、留下材料、反思战争和社会秩序、创造艺术和美?也可以思考戈达尔一生都在纠葛的艺术家和政治的关系,西亚、非洲、东亚……另一部《再见语言》,如他所言,“But the words will never be Language.”这样的电影,考虑戈达尔的年龄和影史地位,四星岂不是最合适、最体面彼此的评分?

主竞赛单元:伊娃·于颂——《太阳之女》 /法国 / 比利时 / 格鲁吉亚 / 瑞士
这个故事停留在一篇纪实文学作品上就OK了休丹西。

主竞赛单元:贾法·帕纳西——《三张面孔》/ 伊朗
《三张面孔》开始的手机影像,是一位考上音乐学院的小女孩,因为家人不让她上学而试图上吊自杀,帕纳西和女主角不得不开车前往寻找女孩下落。因此可以说,这部电影讲的仍是伊朗社会的性别生态,描绘伊朗社会特有的人性纠葛。电影的名字颇耐人寻味严凤英之死,我不那么懂,却也隐隐之中明白些什么。在电影里,有三个角色、三张面孔焕发光彩,像是导演展示给伊朗人的模范标兵——帕纳西自己出镜,如同思考者;女主角Jafari是勇敢的行动者;而另一位女配角(我没记住名字)却是为数不多的率真女性。然而真正的“第三张脸”无所遁形。

它有着《出租车》一样的结构,帕纳西特色的“公路片”,用自己出演的艺术化行为拓宽电影叙事空间。但却又比《出租车》更加戏剧化,也更加工整,人物对白极具戏剧张力,许多乞求语气措辞(英文字幕)让我读到了《旧约》和古典诗剧的味道。帕纳西放置了大量的隐喻,让整个视听充满了诗意和朦胧感,在路上摔倒站不起来的母牛、被割掉的男孩包皮、一条蜿蜒曲折的路……让这场寻人奇遇记,变得多面而生动。当然,导演还不忘自嘲一把自身当下处境。我太喜欢它的结尾了。希望有机会再看一次。

主竞赛单元:爱丽丝·洛尔瓦彻《幸福的拉扎罗》/意大利、瑞士、法国、德国
《幸福的拉扎罗》描写的是一幅意大利“城镇化”的图景,在狼的故事、神迹、时光留驻所编织出的某种神秘主义氛围里,借有序的意象簇抒情,从歌颂乡村之美流转到反思城市之冷冽,导演流露出了深深的庄园情结。在上一部作品《奇迹》里就表现出的“洛尔瓦彻”特有的作者性,在这一部作品里变得更加纯熟。那是一种会呼吸的、纯天然的沉浸式影像,就像是用极美的镜头细密缝织的一件朴素盛装。在我有限的见识里,这种风格犹如叶芝的诗歌那般,让我看完后思绪浸染其中,再无心思走出影院奔向下一场电影。还未来得及细想,先力撑力撑,个人非常喜欢。

戛纳观影日记(4)
非竞赛放映:拉斯·冯提尔 《此房是我造》/ 丹麦/法国/德国/瑞典

A master piece,a great piece. 虽然表面是个血腥故事,还有残杀、肢解女性和小孩等可怕内情节,但内核却并非如此,结尾非常伯格曼,充满哲学的、艺术的思辨和反思。
主竞赛单元:斯派克 李《黑色党徒》/美国
对口音的执念,对景致的留恋,以及过度的炫技,组合成了斯派克-李特有的激进、张扬的视听风格,亚当·德莱弗出色的演技加持,加上剧本增加了许多幽默元素和幽默对白,这个故事明显比他以往的作品好看了很多。A good piece by “the audiovisual monster”Spike Lee.
但对于一个虚构故事和艺术作品来说,结局的材料让我有点无Fuck说,这块增加的纪录部分真的太不节制了,只要是想激起部分人的情绪,就很破坏它整体的艺术性。

主竞赛单元:滨口龙介《夜以继日》/ 日本 /法国
《夜以继日》有着村上春树式的情感困境+Netflix日本版剧式唯美剪接+少女漫幻想式的爱情故事。拍得倒是挺工整的,可见导演的功力。这样的作品影院卖个票就好了,在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着实显得有点轻呢。(对不起导演,影片的心思全在我的大脑里,我的大脑很浅薄的,所以…………我看的挺认真的,但应该不会给高分。)东出昌大跑步时身材轮廓真好看,女主角是我的菜。

主竞赛单元:是枝裕和《小偷家族》/ 日本
刚看《小偷家族》时很难看进去泗阳租房网,似乎少了是枝裕和以前那种密密缝织出来的情感,片中人物关系始终有一种隔膜存在,虽然温情却很冷漠,看得邻座昏昏欲睡。然而到了后半段,是枝裕和铺就的戏剧冲突出来以后,尤其在母亲的扮演者安藤樱奉献出几场惊艳表演后,便是另一种观感了。我才明白,前后这种观感上的对比,正是创作者戏剧结构之在,也因此,最后才显得非常有力量。还是是枝裕和关注的底层人物家庭情感主题。其中,日本人对待死亡的观念则让我非常好奇。

戛纳前线观影笔记(5)
主竞赛单元:李沧东《燃烧》/ 韩国

《燃烧》
相对于《密阳》和《诗》,《燃烧》回归了男性主视角的叙事风格,女主角在片中只是让两位男主角角力失衡的点。李沧东借两位男主角身份和情感的对立,来表达青年男性被压抑的躁动、扭曲的欲望。

李沧东《密阳》,入围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李沧东《诗》,入围第6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他用自渎等大量生活细节来展现刘亚仁饰演的宗秀“内敛、敏感、孤独”的一面,而用对立的细节诸如轿车、动感音乐、住宅环境等来强化另一位男主角Ben与宗秀殊异的身份阶层和性格差异。例如,宗秀会看电视新闻,而Ben对“North Korea”却很冷漠。二人是一对非常对称的镜像关系。

作为现实主义大师,李沧东有着小说家般的扎实功力,用“丝丝入扣”形容毫不夸张。电影情节其实非常简单,大量细节被精简打碎纳入剧情中,以增进影片深度,细节整理高度系统化,干净利落,不存废笔,且交待完整。

还有,本片值得称道的是他的视听,大量环境空镜头使用以衬托内旨,富有特色的配乐带动节奏。这尽管仍是小说式的手段,却让视听质感较往作提升不少,尤其是女主角夕阳下一段舞蹈和表演,堪称本届戛纳最美镜头。

正像片中Ben说的一句台词那般,“我不做出判断”,李沧东着意表现当今韩国社会里的青年人生存处境和状态,而决非某种道理和结论。因为,对他和男主角宗秀来讲,“世界万物成谜。”更或许,宗秀身上,其实也有着李沧东自己的影子。
主竞赛单元:大卫·罗伯特·米切尔《银湖之底》/ 美国
《银湖之底》像是一个现代暗黑版的成人童话故事,故事曲径通幽,将一些现实截面和幻境般的想象绑缚在一起,其中混杂了大量向好莱坞黄金时期致敬的东西,比如盛大音乐的运用,和希区柯克对其的影响。电影视听非常出色,通过片段就可以看出来,镜头极精致且富有质感,而成片的悬疑感营造也很突出。虽然长达139分钟,却能够一直吸引我看下去。不过,其实它的娱乐性并不突出,这表现在后半段创作乏力,导演甚至表现出强烈的艺术诉求倾向,让电影整体看起来多少有些拧巴。虽然有问题可挑,但私人很喜欢。表白加菲,帅气!

主竞赛单元:马提欧·加洛尼《犬舍惊魂》意大利 / 法国
马提欧·加洛尼的视听非常清冽、冷峻,电影开始就是一场人和烈犬的角力,发生地点也是一座破旧的废墟城市,更是加重了这种清冽感,这让这部电影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吸引人。但是随着剧情的展开,我完全被它的情绪吸引,人与狗折射人与人关系,借狗的特写来烘托气氛,剧作可谓强大。男主角把这个胆小、懦弱但总会在紧要关头拿出勇气的瘦弱男人演得入木三分,大概会是今年最佳男演员的强力候选。

戛纳前线观影笔记(6)
主竞赛单元: 史蒂芬·布塞 《开战》/ 法国

法国导演斯蒂芬·布赛的《开战》和此前戛纳获奖片《墙壁之间》、《120击》有着许多共通之处,无比写实的社会题材,讲述法国工人面对工厂关闭的命运展开的斗争,导演试图对今天在法国时有发生的这一现象,以第一视角,最大公正客观的展示,虚构真实的拍摄,无比接地气的人物对白,大小群戏场景调度的精准,人物的塑造…阶级对立冲突的故事和法国当下实际社会问题互为对应,在镜头下的展示毫不枯燥。主演文森·林顿又一次成为冲击影帝的强有力候选。(刘敏欧洲 / 新浪娱乐)
主竞赛单元:纳迪·拉巴基《迦百农》/黎巴嫩 / 法国 / 美国

迦百农曾被耶稣青睐,而后又被耶稣预言毁灭,而在真实历史里,这个城市也曾兴旺但后来毁灭于地震。我不知道这部电影取它为名是否是导演玩的隐喻,她在2个小时的时间里,通过一双小男孩的眼睛,向我们讲述黎巴嫩这个被神遗弃的国家的糟糕的社会现状。承继于前作《吾等何处去》女性视角的史诗范儿,导演拉巴基大幅强化既有风格,在作品中采用非常干脆、直接的运镜和剪接,凌厉、冷静、紧迫,让人震撼。小男孩表演太出彩了杜峰老婆。但结尾煽情的确不节制。

主竞赛单元:努里·比格·锡兰《野梨树》 / 土耳其 、法国 、德国 、 保加利亚、马其顿、南斯拉夫、波黑 、瑞典
本来跟小伙伴们约好一起“睡”锡兰(锡兰的电影长而闷,容易让人打瞌睡),但我三个多小时看得津津有味的,这个电影以及电影里的男主角就像是专门拍给我看的。锡兰描写了一种“被绑缚”的人生状态,知识分子无力抗争现实生活,跟中国处境相似。男主角是个跟周围人关系疏离的青年,尽管可以跟他人谈文学、哲学、宗教套马杆简谱,仍不能谈到一起,电影也重点刻画了他和父亲的关系的转变。锡兰并未简单复刻以前风格,而使用少量梦境、隐喻等超现实手段来丰富表达,土耳其乡村美丽、浓稠而忧郁,让整个故事看起来像一长篇小说,耐人寻味。在我看来,是我最爱的锡兰电影了。也是我心中本届最佳男主角。

主竞赛单元: 扬·冈扎乐兹《刺心》/法国 、墨西哥 、瑞士

本届主竞赛的另一部同性题材,复古、诱惑的影像风格,故事发生在色情片片场,一水的养眼美男,女主角和分手的同性恋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加上大量挑逗观众的GV拍摄场面,和犯罪凶杀情节结合,噱头十足。这几年同性题材电影承担平权的社会意义太多,往往沉重又悲观,而这部电影非常B级,低俗又可爱。年度烂片但可看同影。
第71届戛纳电影节全记录
戈达尔与戛纳的“爱恨情仇”
章明睿智洞悉中国阵痛时代
贾樟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儿女》有得金棕榈奖的实力
毕赣60分钟3D长镜头戛纳引热议
全球首映惊艳戛纳,一部有魔法的电影
马丁·斯科塞斯、贾樟柯、无可争议的电影大师
从柏林到戛纳,22年时间,神秘的《冥王星时刻》

青年电影手册推荐人:贾樟柯

我们关注华语导演的起点,也关心华语电影的热点。
我们直击华语电影的痛点,也抚慰华语电影的G点。
我们的电影之旅,没有终点。

长按二维码关注手册君
加微信16619755915(请注明“购书”)
第七辑《青年电影手册》之《青春电影手册》
封面:王小帅、岩井俊二 定价:56元
第五辑《青年电影手册》之《华语同志电影20年》
封面:关锦鹏、张国荣 定价:39元
《在光影中旅行——程青松电影随笔》定价:36元
姜文 贾樟柯 王小帅 范冰冰 郝蕾 田海蓉诚意推荐
《好电影,坏电影》曾念群著 定价:25元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