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蘑菇炒肉三日后必见其诈矣-不能荒唐

作者: admin  发布: 2017-03-11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661次

三日后必见其诈矣-不能荒唐
本人在各大管理营销网上辛苦搜集的几十篇讲三国与企业管理的好文章,如下:说诸葛亮的:也说诸葛亮之败失街亭中的管理学诸葛亮领导方式的七大失误诸葛亮老师教给我们的十堂课诸葛亮:一个成功的“空降兵”难识孔明几千年 三国演义与管理中的“均衡思维”...说曹操的:曹操煮酒论人才向曹操学习领导力曹操自卑心理的根源[大话管理]曹操为何不搞MBO?曹操的《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刘备孙权的:刘备的菜市场理论刘备:管理是一种控制性的游戏孙权:一个分摊压力的高手从“刘备摔子”看管理者的情感投资其他:从姜维与曹参看接班人怎么选袁绍的管理学手记历史经典中的用人之道管理故事:鲁肃吟诗解危机为“三国人物”评出的五个奖项从《三国》故事中学习如何做领导三国对领导资源的运用三国中制度执行的智慧以现代眼光看三国英雄三国读感之桃园三结义三国人物与企业管理三国中的制度与自律
能人又是“牛人”,让领导不放心;能人又是“名人”,让领导不开心;能人又是“直人”,让领导不省心;能人又是“贤人”,让领导不安心;能人又是“犟人”,让领导不顺心。
遇到一个不自信的领导本身就是很麻烦的事情。你不做,他不开心;你做了,但是做不到,他很不开心;你做了,做到了范金克尔,他也不开心。
岳飞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位领导——高宗赵构。赵构是作为靖康之难后仅存的皇子,在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走上领导岗位的。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这场战争,这位仁兄很有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当皇帝。自从当上领导便屡受惊吓,先是来自敌人的惊吓,以致惊吓过度失去了生育能力;后又遭受自己人的惊吓——御营军官苗傅、刘正彦举兵起事,逼迫高宗退位,并加以软禁,若没有张浚、韩世忠、刘光世等人,领导权几乎就被颠覆。在这样的惊变之后,赵构肯定对武将更加地猜疑和担忧。
在这样的公司和这样的领导手下做事情,那肯定是很艰难的。除了干事业,还必须拿出相当一部分时间树立形象、维护关系和表达忠诚。有四个基本问题一定要处理好:首先是让权不让权,其次是听话不听话艾丽希斯,第三是闪耀不闪耀,第四是依赖不依赖。
那么岳飞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1)能人又是“牛人”,让领导不放心。
有本事的人不听话,关键时刻还讲条件耍态度,这是岳飞被杀的第一个因素。
岳飞和高宗两人关系的转折是在绍兴七年春。宋高宗本已慷慨允诺岳飞指挥除韩世忠和张俊以外的各军,大举北伐,却因张浚和秦桧的说服,取消成命。岳飞愤慨辞职,为亡母守孝。高宗派人请岳飞出山,岳飞坚辞不就,一连发了三道诏书,拖了六天才把岳飞劝了回来。
我想这个时候的岳飞是企图用这种赌气的方式来唤起皇帝的觉悟。但是,此举可以说是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摆明在要挟皇帝。这件事皇帝表面上是宽恕了岳飞,其实他这口气实在难以下咽。后来岳飞向赵构谢罪时,赵构说:对于你的轻率举动,我并没生气,要不然,必有惩处。这就是太祖所说的“犯吾法者,惟有剑耳”。这句话不软不硬,杀机四伏。可以说岳飞的不听话、不服从已经给君臣关系和自己的命运蒙上了阴影。
(2)能人又是“名人”,让领导不开心。
宣传自己过度,超越了应有的角色,这是岳飞在做事业过程中一个不应有的疏忽之处。
岳飞太想做事业、立功名,但忘记了背后还有赵构一双审视的眼睛在时时关注着他。岳飞的部队叫“岳家军”,这本身就是个大问题。试想,领导出钱,给职位,给资源,给任命,让你来指挥,而你成立的军队却叫'岳家军’,这不等于心里没有上级、没有公司,只有自己吗?
事实上,南宋初年,确实由于军事作战需要,很多领兵的大将都坐镇一方,招兵买马,恩威并施,国家的队伍就跟自己家的队伍一样。士兵只听将军的,不听朝廷的。而岳飞的部队所向披靡,每次收复河南失地,老百姓箪食壶浆,来慰问感谢,感谢的是岳飞,感谢的是岳家军。这里边根本没有皇帝什么事儿。
这就好比公司业绩飙升,开个记者招待会,旁边新任命的市场部负责人被记者团团包围,在闪光灯下侃侃而谈,使劲宣传自己获得满场喝彩,领导往那儿一坐却没人搭理,根本没有领导什么事儿,你说旁边的领导该是什么心情?这叫功高盖主,势大压主,犯了大忌。
(3)能人又是“直人”,让领导不省心。
岳飞听说金朝打算扶立宋钦宗儿子当傀儡,就上奏建议丧失生育能力的宋高宗设皇储。宋高宗立即驳回,说武将不应干预朝政。宋史记载,岳飞北伐不成,到首都见到了皇子,我们的岳元帅高兴地说:“国家得到了好领导啊,北伐中兴的大业,就要靠您了。”赵构本来就心虚,之前已经有武将拥立太子废除自己的先例了,这次,实力更强的岳飞起劲地夸皇子,参与接班人事宜,让赵构心惊肉跳。特别是岳飞坦言:“中兴的基业,就在这个新领导身上了!”这句话里边包含的对目前领导的间接否定和对未来领导的期待,令赵构更加不安。在皇储问题上,岳飞的坦诚犯了大忌!
(4)能人又是“贤人”,让领导不安心。
岳飞做事业太无私了,把公司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情完全投入,对上级没有任何要求。这种太完美没有缺点的人反倒让领导害怕。历史上的岳飞的确是既不贪财,也不好色,还不沾酒的人:有人要送美女给他,被岳飞退回;年轻时岳飞喜欢喝酒,皇上劝了他一次,他从此就滴酒不沾;皇上要给他盖房子,他不要,还说:“敌未灭,何以家为?”又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这样一个不爱钱、不好色、不好酒、不置家产、不怕死,也不贪财的人,图的是什么呢?难道图我的江山?这让赵构心里怕怕的。忠诚度的核心就是相互的依赖感,而“无欲无求”恰恰影响了这种依赖感,所以反而遭人怀疑,这是岳飞犯的一个错误。水至清则无鱼,有本事的人如果让别人失去了这种依赖感,那么怀疑紧跟着就来了。(5)能人又是“犟人”,让领导不顺心。对武将的猜忌和防范,向来是赵宋恪守不渝的家规。宋朝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实行重文轻武,以文制武,使武将受制于文官。只要武将功大、官高而权重,就意味着对皇权构成威胁。南宋初,不得不提高武将的权力和地位,这在宋高宗和文臣们(既有投降派,也有抗战派)看来是权宜之计,一直抱着且用且疑的态度。赵构在绍兴七年以后,逐步坚定了以战促和的决心。高宗为了取得武将对“议和”的支持,特别赐于刘光世、张俊、韩世忠三大将新的封号和官爵,并提升岳飞为开府仪同三司。升迁本来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然而固执的岳飞坚决不接受,皇帝委曲求全连下三道诏书,他才接受。但在接受的同时,岳飞自己也连续上表,提出形势不容乐观,应加紧训练士兵,以备不测。他要求皇上追回成命,出兵北伐,以便“保全臣节”。如此的不识抬举、不理解领导意图,确实有点激怒赵构。就在岳飞最后一次北伐前,他还反复叮嘱岳飞不可反击过界,北伐目的在于“有限反攻,以战求和,不要全线追击”。今天看来,高宗这样做有多重目的:一是不要招致强敌反攻,以乱议和大局;二是不要孤军深入,以防寡不敌众;三是防备岳飞积累太多政治资本,以威胁皇位。显然,岳飞没有看到这步棋,他一打起来就不回头,而金兵对岳飞早已是闻风丧胆,就向宋朝放话要挟:如果要想议和,必须杀死岳飞,否则将吞并宋朝。这完全与皇上旨意背道而驰。据说当时有两个小道消息促成了皇帝杀岳的决心:第一是说,岳飞三十出头就当上了节度使,岳飞有一句话说“在我朝这些大将里面,能三十出头当节度使的,除了太祖,只有我岳飞一个人”;第二是说,岳飞解了兵权之后,岳云和张宪在湖北襄阳举兵要拥岳飞,要武力挟朝廷恢复岳飞的兵权。结果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岳飞不合时宜上表,言词激烈,要求恢复自己的兵权。这种做法授小人以柄,让皇帝更加疑心了。岳飞抗金心切,固执地要求增兵、增权、提议建储、不按领导意图办事、拒绝升迁等行为恰好都触犯了宋高宗的深忌,甚至连留意翰墨、礼贤下士,也会使皇帝疑神疑鬼。他一再真诚表示要功成身退,准备在庐山东林寺看经念佛,以度余年,宋高宗是根本不信的。当年,韩世忠曾质问宰相秦桧,岳飞到底是犯得什么罪?秦桧只是含含糊糊地说了一句,岳飞的罪是“莫须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也许有罪”的意思。其实,岳飞确实就死在威胁皇权的这种可能性上。作为一代名将,岳飞亲自参与指挥了一百二十六次战役,没有一次失败,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他文武双全,著有《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其《满江红》词成为千古绝唱。但是,在忠诚度管理上,岳飞没有看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上级,这个上级有怎样的需求。投身一个公司,立志报效公司,但是却无法获得老板的信任。最后,贡献越大本事越大,领导越害怕,只落得受屈而死,实在可惜可叹!在这一点上,与岳飞同时代的韩世忠似乎看得更透彻一些,在交出兵权以后又主动放弃了军职,骑驴纵酒游西湖,不见、人不谈专业、不谈事业,那其中的几分无奈、几分豁达,只有当事人自己心中了然……
管理“关键员工”的五字诀、四规则!
第一个字叫明,不玩浅规则,有很多人一讲关键员工问题就讲潜规则,员工明明关键,非要让人家觉得自己不关键。他自己如果不知道,也会有人告诉他,这些潜规则是没有用的。第二种潜规则是玩感情,对关键员工关怀照顾。情感也没有用,人家不信,中国有家非常著名的IT企业,家文化搞了很多年,最后开始裁员的时候终于有人写了,“某某不是我的家”。潜规则最多使一次就没用了。我们现在讲真规则,什么规则?后文会提到——生意规则,理性平衡的交易规则,把员工当成生意伙伴的规则。第二个字叫增,有一个二八定律,20%的关键员工创造80%的业绩,其实大概是25%和75%的比例。对于关键员工,用增加能量的方式,让他快速成长,这个员工有成为关键员工的潜质时候促他一把,让他成为关键员工。第三个字叫化,系统中一个员工的能量太强了以后,首先对他自己来说就是一种风险,如果一个员工掌握太多的企业资源,客户资源,哪天这位员工突然“爆血管”怎么办?郑艳东从企业风险来讲,老板需要化解关键员工的权利和能量,去外化他的一些资源,搞一些简单的管理,特别简单的,我们有时候不要害怕分权。第四个字叫专,在一个企业当中,有些部门和有些岗位的人,都讲专业化分工,精细化管理,专业是一个特别好的办法。有一个企业老板曾经跟我讲,说在他们那儿经理人是被捧着的,但是出去就没有戏,因为他只能干这个公司的这个活儿,干别的不行,他在公司始终发挥很专的作用,在其他公司就不一定能发挥得这么好了。第五个字叫备,无论是内部的轮岗,还是外部招聘,关注其他员工,包括那些离职的员工,有备无患。这个五个字诀是解决关键员工的问题五个办法。现在企业当中老板和员工之间,已经不是支配性关系了,老板可以选择,员工也可以选择,不要以为企业都处于买方市场,关键员工在企业中就处于卖方市场,他垄断了一部分资源,他让你的替代成本很高,他能够向下整合,能够给你造成很大的麻烦。我们再看看四条规则。第一条规则,老板应该用生意的心态对待关键员工。现在企业当中员工和企业关系已经正在变成为一种平等的生意交易型的关系,把员工当成你的合作伙伴。什么合作伙伴?对于员工来说,老板是客户,对于老板来说,员工是你的供应商。关键员工跟老板有议价能力,他拥有参与包括更改双方交易的规则等权利,规则不只是由老板制定那么简单了。第二条规则,交易就有合理回报。所以老板不要企图去蒙员工,员工是为了职业发展、为了成长到公司来的,这固然不错,但是,人家投入了时间经历,是要求得到回报的,公司给他回报,今天的、明天的、潜在的、现实的……不能光想着老板利益最大化,员工没有利益不行的。“我赚你不赚你不干,你赚我不赚我不干”。所以老板最好让员工明白,你不是为我打工,你就是为你自己打工,你是在做自己的生意,你是为投资回报来打工的。第三条规则,人的期望值在生意场上总是在变化的。今天你给他钱,明天他的期望值就发生变化了,这个变化非常正常。内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以后,员工的期望值会随时进行调整。老板应该有心理准备,期望值的变化是正常的,他要满意才有问题呢,如果他动不动就容易自满了,就不是你的关键员工了。第四条规则,积极主动。谁也不比谁傻,别想着去蒙人家,老板有很正常的理性态度跟他谈判是最好的,所以,要积极主动。人只有做自己有回报的事情才会积极主动军情快报,因为我做事的结果对我有好处我才积极主动。为什么会双赢,不都是这个生意的思维吗。一样,最重要的是什么,这还是生意啊,想强买强卖,基本上没有戏。所以,老板要明着跟员工谈判,沟通不叫沟通叫谈判,激励不叫激励叫契约,授权也不叫授权,叫信用,明着去谈,你想要什么,我想要什么,你告诉我你的期望是什么,我的期望是什么我告诉你。如果你希望他长期为你服务,就做长期的交易,短期谁也伤不着谁,永远不会有受害人心态,增加能量,让他迅速成为你的关键员工
茶与酒的高下,古人早有探讨,大概也是难以取舍,甚至借了茶和酒的口来各夸已长,攻彼之短,争个不亦乐乎。最早可见于唐末王敷的趣文《茶酒论》。
最早可见于唐末王敷的趣文《茶酒论》,茶和酒的争论最后是由水出来作了公断。在我看来,茶和酒无高下,只有清浊之分而已,所以总是说一杯浊酒,一盏清茶。
据说酒的一大好处是使人血气舒畅,胸胆开张,所谓“壮英雄胆”者是也。依我看却也未必。只看“青梅煮酒论英雄”就知道了。刘备明明有备而来,还喝了半天酒,还是被曹操的一句“天下英雄,就是你和我两个人”,吓得筷子都掉到地上,然后用打雷吓着了来掩饰。不但青梅煮酒,从鸿门宴到杯酒释兵权,可谓宴无好宴,酒无好酒,酒香经常被用来诱敌深入、麻痹对手、掩盖杀气。即使不是这样生死攸关的酒宴,所谓酒局,也往往是个局,和算计心机脱不开干系。至于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真到郁闷时喝酒,只能“酒入愁肠愁更愁”。
能使欲望强化,兴风作浪,茶却能将它消解于无形。茶兴趣时,尘心渐息,两腑清风,无为无求。如果当时刘备是喝茶,也许喝得俗念全消,把万丈雄心都喝淡了,把天下也看作了海市蜃楼,曹操在对面虎视眈眈完全成了可笑的独角戏。到了最后,曹操突然来那么一句:“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使君却茫茫然微笑道:“你说什么?英雄是什么东西?”然后一举盏:“这茶好火候。”可惜,当时他们不饮茶。可惜,天下英雄都爱酒多于爱茶。
青梅煮酒所论的,也不过是到头来“浪花淘尽”的英雄,怎么比得上张岱和闵老子品茶论水的千古一遇百代一逢?那种远离一切功利、摆脱一切世俗藩篱的相知相契,有如两柄水晶如意撞击出的一声脆响,清澈得令人无话可说。
为曹操,想起曹植,想起了一位诗人写曹植的诗——“曹植很懂事/静静地从灶里/走下来,头也不回一下/去画洛神了”(赵首先《闲聊三国之五》)。太好了,我们的才子手足相残、权力漩涡中挣脱出来,去追求心灵的自由了。在这样美妙的解说中,曹植与他一代枭雄的父亲双峰对峙,那一壁张扬的是酒态度,这边厢已经是茶精神了。作者:杯小茶;图:网络。关注说茶网(微信:ishuocha)茶叶专业知识,价格行情一手掌握。
谋略”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指“计谋策略”。谋略依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六种:小巧、用智、通幽、具体、坐照、入神。每种品级谋略的特质和内涵并不完全一样。例如,“小巧”级的只是“点”状,影响层面有限,大约跟“点子”差不多;“用智”级和“通幽”级的谋略构造则可达“片”或“面”状的境界,不过还是局部的;到“具体”级谋略才是全面性的,而且已经有谋略的形体构架;到了“坐照”的境界,那已不只有形体的构架,而且已经出形入意,超越了形体的表象而进入“意”的世界;至于“入神”级的谋略,比“坐照”又高一层,那是把“神”贯入谋略形体内,使谋略形体摆脱外造性,变成有独立生命、可产生内部自发性需求的机智层谋略。这层谋略已经进入最高境界,施展开来,所产生的威力往往超越谋略主体所能驾驭的能力范围。这与一般人所言的那种谋略是有极大差别的。
【谋略第一层:小巧】
巧是什么?巧是各方之会要,遇事用巧,最可使上力道,而且少而功多。谋略上用巧,通常是在事情进行的转折点,事物的重心点,力量的均衡点,支力点或现象变化的临界点上。它们是事情成败最关键的地方,从此下手可产生最大之力,做事效果最好,效率最高。
《大公金匠》上就有段故事,可供作参考:武王欲伐殷,都洛邑未成,天阴寒,积雪深丈余。某天早晨,门外不知从哪儿来了五位大夫装扮的人,旁边还站着两位骑士,说是要晋见武王。大家都不知道他们是谁,武王原打算不见他们,但姜太公心感诧异,就说:“不行!雪下得这么久,突然有车骑来到门外,而且事先连一点迹象都没有,这事恐怕不简单,大王得见见他们!”武王觉得有理,但又不知如何接待:万一他们只是平常的地方诸侯,用了重礼岂不令人笑话?万一是世外高人,礼太轻岂不显得怠慢?
正在踌躇时,太公想出一条妙计。他派了一名使者,端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粥,打开门来到客跟前,对他们说:“大王有要紧公事,一时还不能出来见客。天气冷,先叫在下送热粥来让各位挡挡寒气——只是依长幼,不知道哪位先来?”两个骑士就站出来介绍说:“先给这位,南海君,其次送东海君、西海君、北海君、河伯,最后请给我们风伯和雨师。”使者随即把热粥一一分发完毕,转来回报太公。
太公便向武王说:“现在可以接见他们了。五君两骑,原来是四海的海神和河伯雨师风伯,南海海神叫祝融,东海海神叫句芒,北海海神叫玄其,西海海神叫原收,河伯名叫冯夷,雨师名叫咏,风伯名叫姨,大王可以叫礼宾官依着次序传呼名字召见他们。”武王于是就在殿上召见来客,礼宾官依言传呼名字,引祝融、句芒等进殿。几个神人听见传呼都很惊异:“大王是这等英明,还未见面就预先知道了大家名号。”不由得赶紧下拜,武王忙还礼,并且问他们:“各位远道而来,有何见教?”诸神说:“上天要与周灭殷,我等谨来,各奉专职略效微劳。”武王和姜太公听了十分高兴,随即把他们各自安顿在营里候命。军士闻此,士气皆为之振奋。
“小巧”的谋略有一个特色,它单点突出,一点即中,有轻薄短小的味道,依案例中姜太公对应访客即很得各方之会要,不但准确而且精巧。用巧特别适合短线操作,一般来说,机智灵活型的人比较擅长。由于“小巧”往往只触及一点,不及其余,因而极似一把锋利的匕首,富有攻击力。而且,正因为“小巧”涉及的范围非常有限,所以这一层谋略所需的成本很小,而杀伤力却很大,有时甚至能险中求胜,扭转敌我双方的对抗形势。所谓“四两拨千斤”,就很贴切地说明了这一点。
【谋略第二层:用智】
“智”跟“巧”主要的不同在于:“智”者,千虑之所臻也,“巧”则是偶现之一得也。
?
前者盘根错节,步步为营;后者则须灵机跃动,一点通明。达到“用智”境界的谋略者,往往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清晰的把握,对问题在解决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适当的应对措施。与“小巧”相比,“用智”更注重谋略的整体性,讲究稳扎稳打,以全面策划取胜。中国古代历史上,虽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但中国的谋略家们还是更注重退路千条的稳妥之术。
春秋战国时期,最善于为主人谋划退路的人,莫过于孟尝君的门客冯谖。齐相国孟尝君,号称门下有“食客三千”,他视门客如兄弟,门客们也都忠诚于他。有个叫冯谖的门客会算账,孟尝君就让他去收薛地的债。冯谖问他需要买点什么,孟尝君不耐烦地说:“你看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孟尝君养食客就是靠薛地的赋税,所以老百姓负担很重。冯谖去了之后,一把火烧了债券。薛地百姓感激涕零,表明将一心一意拥戴孟尝君。
冯谖两手空空地回复孟尝君,孟尝君冷笑了一声,问:“先生买的东西在哪里?”冯谖沉着地说:“您不是说缺什么买什么吗?我看家里不缺少什么,只缺少‘义’,所以我就给您买了‘义’。”孟尝君面露不悦之色。秦王一直想拉拢孟尝君,但孟尝君置之不理。后来秦王就派人散布谣言,说孟尝君想称王宋梓侨,结果齐王罢免了孟尝君。一旦失势,很多门客都投奔他人去了,只有冯谖形影不离地跟随在孟尝君左右。到了薛地,百姓们都端茶送水,摆酒设宴,夹道欢迎,孟尝君感慨不已,对冯谖说:“我终于明白先生的良苦用心了,总算有了一个安身的地方。”
冯谖则说:“这还远远不够,如果您给我一辆马车,我到秦国走一趟,让秦王也重用您,您应该有几个地方可以安身立命。”冯谖到了咸阳,对秦王说:“如今天下奇才非齐即秦,齐秦争雄,共谋天下,关键是看人才储备。齐国全靠孟尝君尽心竭力,才有如今的局面,但齐王竟听信谗言,罢免了孟尝君,您如果能抓住时机,在孟尝君不得志之时,把他请到秦国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会为秦国效命,到那时大王您就是如虎添翼呀王运梅,您如果误了,齐王一旦反悔,重新起用孟尝君,您再后悔都迟了。”
秦王听了,非常高兴,立刻派了使者,十辆车马,一百斤黄金去迎接孟尝君。而冯谖则立即返回齐国,直接去找齐王,对他说;“齐秦争雄,关键在于人才,我听说秦王已派出使臣,携带重礼来请孟尝君去当远相,大王快想想清楚吧!齐国危险了。”齐王果然急了,问冯谖该怎么办,冯谖说:“大王如果能恢复孟尝君的相国职位,再多加赏赐,孟尝君应该会回心转意,然后秦国就无计可施了!希望您早做决断!”
齐王还是有些半信半疑,派人去打听,发现秦国车马已入齐境。齐王慌了,马上下令恢复孟尝君的相国职务,再赏一千户土地,并接来都城居住。齐王的命令比秦国车马早一步赶到薛城,秦王只得叹息“晚了”。冯谖的这一计,奠定了孟尝君在齐国的稳固地位。
【谋略第三层:通幽】
“幽”是一种曲折而深远的状态,有转折回绕之奥妙,也有隐忽速蕴之意味。“通”则是开阔,有空旷的意味,用策“通幽”,就表示在谋略的实质设计上已达到了这种境界。“通幽”与“用智”主要的不同在于:“通幽”必须透境,因此谋略构成通常都要有相当的纵深,而“用智”尚不需要有这样的安排。
策略的幽境是如何构筑出来的呢?
一、手段宜阴隐不宜太白,最好能看似迂回流长;
二、各手段要有前后、远近之分,反中间暗含气脉,让前后、远近蜿蜒起伏,脉络牵连;
三、立基要空旷,四旁疏通,不可过于狭隘。
?
其实在我国古代诸多的兵家奇书中,都有此方面的精彩论述。比如《三十六计》中,“指桑骂槐”一计,便与“通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战国时,齐国大臣春居就以此法巧劝过齐宣王。齐宣王修建大宫室,修了3年还未完成,规模很大,光堂上的门就设计300座,臣子们无人敢劝阻齐王。臣子春居向宣王说:“楚王抛弃了先王的礼乐,音乐因此变得轻浮了,请问楚国算是有贤明的君主吗?”宣王说:“没有。”春居说:“所谓的贤臣数以千计,都没有人敢劝谏,请问楚国算有贤臣吗?”宣王说:“没有贤臣。”春居说:“如今您修建大宫室,宫室之大超过100亩,堂上设置300座门。凭着齐国这样的大国,修建了3年仍不能够建成,臣子们没有敢劝阻的,请问您算是有贤臣吗?”宣王说:“没有贤臣。”春居说:“我请您允许我离开吧。”说完就快步走出去。
宣王说:“春居,春居!回来!为什么这么晚才劝阻我呢?”齐宣王赶紧召来记事的官员说:“修建大宫殿,春居阻止了我。”然后又对这位官员说:“早听说你为人正直,有这样的事吗?”这位官员回答说:“我哪里能做到正直?我听说不正直的人士,家都住在政治混乱的国家。如今我家在齐国,我哪里能算得上正直?”宣王生气地说:“你真是个卑劣的家伙!”打算治他的罪。这位官员却机智地回答说:“我年轻时喜好直言争辩,成年以后也一直这样做,您为什么不能听取卑劣之士的言论,来表彰他们的爱好呢?”宣王恍然大悟,于是赦免了他。
【谋略第四层:具体】
“具体”在这里是指呈现出像物体一样有形貌体式的意思。谋略只有到了这种有形貌体式的境界才算开始进入高层谋略的世界。这种层级的谋略通常是组群式,一个大谋略之内还包括着许许多多的子谋略。各个子谋略间结构紧密,上下左右联成一体,展现出特殊的形态体貌。如我国古代历史上楚汉相争时刘邦动用的“攻图取势”大战略,也可算已达“具体”境界的谋略,这个战略是由一个辕生向刘邦提出的。
故事是这样的:刘邦被困,不得已采用陈平密计,放妇女出东城,自己西出洛迷。他逃抵成皋,在关中招集兵马。正准备回攻莱阳时,有一辕生来向他献策说:“大王不必再往莱阳,但叫出兵武关,南向宛洛,项王必虑大王复袭彭城,移兵拦截,莱阳自可解围,成皋亦不致吃紧。大王遇着楚兵,勿战,与他相峙数月,一可使莱阳成皋暂时休息,二可待韩信张耳平定东北后联合赵、燕、齐兵力前来会师,然后大王再还莱阳,合军与战。我逸彼劳,我盈彼竭,还怕不能破楚吗?”
换言之,辕生建议刘邦的战略是“借一面攻击、一面牵制”,“一面牵制、一面占地”取势,然后逐步完成全面大包围的连锁战略。这个战略后来使刘邦大获全胜。首先我们来看“一面攻击、一面牵制”。它有两个方面:一面是刘邦向南攻,作势逼近彭城,系借攻其必救之计,引项羽移兵南下拦阻,其目的在一面牵制莱阳成皋占优势的项羽,疏解莱阳的压力;另一面则帮助韩信乘虚在东北一带攻城掠地。
再说“一面牵制、一面占地”。刘邦一面在莱阳成皋一带缠住项羽,一面派韩信攻取韩、赵、齐等地,系一面占地取势,一面也在分散项羽的主力,这样回过来也可缓和刘邦在莱阳被项羽围困的危险。像这样“一面攻击、一面牵制”,又“一面牵制、一面攻击”取势,等到在外围之势坐实之后,再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交互使用侵削和打入,不断压缩项羽的势力范围,削弱其战力,进而彻底将其击溃的战略,就是所谓“攻图取势”的战略。它是有时间、有空间的战略联合,就有“具体”的意味。
【谋略第五层:坐照】
“坐照”比“具体”更高一层,谋略到达“坐照”的境界,已开始从具体转入不求形似,甚
?
至进入本体无形的境界。这里所谓“不求形似”,即是指不刻意去求谋略形体是什么,而是将形体没于胸中?穴担任意出之则又皆能与形体契合?雪,这是神情超脱在形体之外,又寄于形体之中的境界。谋略要入“坐照”,有一个基本要领,就是要设法尽量拔高谋略的高度。
怎么拔呢?芽就是把“具体”抽象化,“具体”经抽象之后层次就会拉高;层次拉高,就能往下关照到更多更广的“具体”,然后掌握全局,所谓站得高,视野阔也。诸葛亮胸有成竹,指点江山,真正达到了利用天下情势,处理天下纠纷,操纵天下的局势。如果他不能周密细致地衡量天下权势的变化,不知道各派人马的强弱虚实,不清楚各人的真实想法,就不能了解隐蔽的真相和瞬息万变的世情。
【谋略第六层:入神】
“入神”是用谋的最高境界,这境界用围棋中的术语来说就是“局上无子”,“局前无人”的意思。何谓“局前无人”呢?简单地说,就是在与人对弈时,心神融入对手的“思想流”中,能全程了解对手任一举动的目的与动向,好似自个在对弈一般,[/U]这就是“局前无人”。
用谋如果到了“局前无人”的境界,一来已经消解敌我对立的立场,把对手内造化;二来将双方棋局消融于更大的一个棋局中,使整个对弈产生合致的自发性需求,彼此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好似形成独立的有机体一样。“入神”与“坐照”主要的不同也表现在此。“入神”是渗入对手,使对手自发地内化于大局之中,“坐照”则虽已超越形体之外,洞察全盘棋局,但敌我双方仍是对立的,只是屈服对手的手段已趋于无形而已,但始终尚未达到消融对手之力于同一大局之内的程度。
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谋略从外观上已经出巧入拙,一旦被施用,往往能使谋略本身从施用主体独立出来,变成一个超越原主体,而又有客体自动参与的自发性机制,持续不断地产生约制力,发挥长久控制对象的目的。“入神”的实质是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谋略者将对方的一举一动了然于胸,对方的计谋犹如己方自问自答,如此之下,胜负早就可辨。
《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段话讲得非常精彩。所谓“知彼”包含许多内容,有对对方将领、士兵、武器装备及作战能力等等各方面的全面而又综合的了解;“知己”比“知彼”更难,正所谓“当局者迷”就是这个意思,人们对自己一般都很难有客观的了解和评价,如果真能做到知己知彼,对敌我双方都有深入了解,那就无往而不胜了。其中非常关键的是要抓住敌方主帅的特点,把握住对方主将就掌握了主动权,即使己方实力逊于对方,那也不会吃大亏。敌方主帅的性格、心态、谋略是需要了解的方面,这是首要任务。
三国时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峙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对于诸葛亮来说,司马懿是个劲敌,生平罕遇,但诸葛亮的才智谋略远在司马懿之上,因此诸葛亮并不畏惧,只是严加提防。而司马懿深知自己不如诸葛亮,所以非常小心谨慎,虽然屡败于诸葛亮之手,但每次都还能重整旗鼓。一次司马懿高挂免战牌,拒不出战,诸葛亮便派使者前去给司马懿送上一套女人的服饰,还有一封极尽嘲笑的信。
司马懿大怒,但脸上却微笑着说:“诸葛亮竟把我当成女人,可笑!”随后竟然吩咐重赏来使,同时他向来使了解诸葛亮的饮食起居情况,使者老实地回答:“丞相鞠躬尽瘁,日夜操劳,非常辛苦,吃得又很少!”司马懿心中高兴,说道:“诸葛亮确实忠心耿耿,而且尽职尽责,但是支出的多,吃的又少,身体肯定会垮掉。”使者回复诸葛亮,诸葛亮长叹:“司马懿知我甚深。”结果,诸葛亮不久就因为劳累过度,病逝于五丈原。这两人彼此都知根知底,所以旗鼓相当,
?
诸葛亮虽占据很大优势,但司马懿胸有成竹,诸葛亮终于在消耗战之中耗尽了自己的体力与精力。这个胜负就是建立在充分的知己知彼的基础之上。
秦末汉初,社会动荡,文臣武士或死于战乱,或死于内部斗争,活下来的不多,活下来又身居高位者为数更少。在这更少的一部分人里面,有个叫陈平的人值得一提。《资治通鉴》记述了他曲折多变的生命过程,文字冷静简略而又意味深长。
他的身份是农民,户口在乡下,家里很穷。他从小就好读书,长大后四处游学,可能还学了点儿黄老之术。秦末天下大乱,他先投魏王,又改投项羽,最后跑到刘邦麾下,从此得到信任,步步高升。全国解放后,陈平被封为乡牖侯,后又改封曲逆侯,官至丞相,公元前178年去世。
刘邦对陈平既欣赏,又有看法。临终前,他对陈平做出了评价,要点有二:一个是这个人聪明得过了头;另一个是只能当副职,不能任一把手。评价是中肯的,陈平的确太有才了,每次身陷险境,总有办法转危为安。似乎也是因为过于聪明,处置风险能力太强,所以让人有点儿不放心。至于为什么不能当一把手,这也和聪明过头有关,他喜欢走捷径,出怪招儿,不按规则出牌,所以,当副职尚可,任一把手就显得有失体统。孔子说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大意是说那样太危险。但陈平不然,在他看来,是否危险,不在墙,而在于墙下的人。
他是位智者,一个永远不败的大家。他的不败,是因为他的智慧,其智慧的核心是一套处置矛盾、规避风险、谋求发展的生存策略,其策略要点有三:
策略之一就是追求实用。他不搞坐而论道,也没有花拳绣腿,无论解决个人问题,还是对敌作战,他都以实用为本。他长得很酷,家里却穷,因此找不到老婆。县里有位富人的孙女,五次嫁人都死了丈夫,无人敢娶,但陈平不怕,执意娶了这位女子,由此获得了经费资助。在他看来,这样做既有了老婆,又得到了金钱,经济实惠,何乐而不为呢!乡里祭祀,他负责分配祭肉,因为分得均匀而备受称赞,他借题发挥说:如果让我治理天下,也能像割肉一样公平,话说得有点儿大,但绝不是空穴来风。在帮助刘邦打天下的数年中,他的实用策略发挥了重要作用。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臣,善于分析大势,运筹帷幄。陈平常常隐在张良背后,做些拾遗补缺的工作。他的强项不在于两军对阵,而在于战场之外。他善于用金钱和女人来解决战场胜负问题,很多计谋都直指敌人的弱点,成本低廉,相当实用。有例为证。公元前204年,楚汉相持,汉处劣势,陈平献反间计,让刘邦出钱,到项羽军中搞阴谋活动,离间上下关系。刘邦拿出黄金4万斤交给陈平,不预算,不查帐,也不审计,任由陈平支配。离间计果出奇效,项羽对自己的谋士范增产生了怀疑,对部将钟离味不予信任,楚军战斗力严重受损。同年4月,项羽把刘邦围在荥阳城中,形势万分危急,陈平组织两千妇女从东门出城假做投降,乘着楚军跑来看热闹的机会,陈平领着刘邦从西门跳之夭夭。公元前200年,刘邦被匈奴40万骑兵围在平城,七天没吃没喝,城破被擒已成必然。这时候,陈平又施奇计,据说是让某画家画了个美女,送给匈奴首领冒顿的老婆,还说刘邦被打急了,想把画上女人送给你老公,到时你就等着吃酷吧。这女人怕失宠,说服了冒顿,匈奴自动撤围,让刘邦、陈平等人顺利出逃。《资治通鉴》说,陈平“从帝征伐,凡六出奇计”,到底是哪六计,司马光没说,但奇计必有奇效,奇效必出于实用的设计。
策略之二是精于脱险。他有办法预知危险的存在,也有能力化解危机,并借此获取利益。陈平从参军入伍开始,先后置身魏王咎、项王羽以及汉王刘邦门下,后来,又历经高帝、盈帝、吕后和文帝等四个时期。他洞明世事,机敏处事,多次身临险境,次次化险为夷,且屡屡得到升迁。最初,他投靠魏王,献过计谋,人家没看上,后又遭到小人陷害,他立马流之大吉。投靠项羽后,他奉命平定了一起叛乱,但随后叛乱者的地盘却被他人占据,项羽对此大为恼火,决定杀掉陈平等人。陈平嗅出了危险味道,赶在项羽动手之前成功逃离。其实,凭他的智慧,即便不开小差,也能平安无事。但陈平看出这两个地方生态环境太差,两个老板骨子里很庸常,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他就像个精明的打工者,精心地为自己筛选老板,走了一圈之后选中了刘邦。在这里,他受到了重视,也有过历险过程嫁给袁朗。投奔的当天,刘邦和陈平谈了话,很高兴,任命陈平为都尉、参乘,负责临护部队。命令一宣布,军中一片喧哗,大家喊着叫着说:这家伙只是个降卒,还不知道有多大本事,怎能让他监督军队呢!后来,几位大将干脆找到刘邦,说陈平品行不好,贪财好色,在家和嫂子不明不白,在魏王和项王那里都没干好,是个反复无常的乱臣。照大伙的意思,定要赶走这个降卒,形势对陈平相当不利。陈平对刘邦解释说,自己是光着身子来的,没钱就活不下去,所以就贪了点儿财,他还说,我是来帮你打天下的,我的计谋好的话,你就用,如果不好,钱还给你,我回家种地去。这样一说,刘邦疑虑全消,不再理会流言异议,让陈平当了护军中尉。刘邦讨厌儒生,不喜欢读书人,陈平就不谈文化,不说百家之言。刘邦老打败仗,每在焦躁时,陈平就献上一计,刘邦很是受用。刘邦死后,吕后执政,这个女人心黑手狠,野心很大,想独霸权力,又担心大臣们不买帐。陈平当然看出了端倪,也明白内中的风险。他决定避开矛盾,妥协退让。于是,他不理政事,天天喝酒作乐,有人向吕后告了陈平一状,吕后很高兴,暗暗地夸陈平懂事。为了安全,陈平有时会放弃原则,会装聋作傻,有时甚至公开承认自己品行不端。总之,靠着各种手段,他活得安然,获益多多。
策略之三是处事有度。他不说过头话,不办没谱儿的事,善于为自己留条后路。陈平为官做人处事,最大特点就是火候把握得好,什么事该干,干到什么程度,他非常清楚,遇到棘手问题,他能推就推,推不掉就上交老板,交不出去就留那么一手,总之,他是个太极高手、腾挪躲闪的大家。公元前201年,刘邦接到告状信,说韩信要造反,手下人都嚷嚷起兵打韩信。陈平知道韩信功劳太大,刘邦不会杀他,起兵肯定荒唐,一点儿都不靠谱儿。为此,陈平建议刘邦游云梦泽,在那里会诸侯、抓韩信。这显然是个好主意,刘邦利用这个方法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住了韩信,正如陈平所料,刘邦没为难韩信,又让他当了淮阴侯。还有一次,有人告樊哙图谋不轨,当时樊哙领兵在外,刘邦命陈平前去抓人就地正法。陈平明白,樊哙是皇帝故人皇后妹夫快乐赚官网,杀了肯定惹祸,所以留了一手,只抓不杀,把人交给刘邦,意思很明白,杀与不杀你皇上看着办。结果是,人还没送到京师,刘邦就死了,吕后马上放了樊哙,蘑菇炒肉官复原职。吕后执政后,想封自己的兄弟子侄儿为王,她知道刘邦曾和大臣们盟过誓: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事情有难度,但必须办,她决定先听听各方面的意见,个别做些工作。汉代设置左右两位丞相,以右为大。吕后先找右丞相王陵,王认为这是扯蛋,绝对不行。吕后又找左丞相陈平,陈却完全赞同,还提供了立诸吕为王的理由。吕后十分高兴,立马调整人事,把王陵调任虚职,让陈平当了右丞相。吕后死后文帝执政,陈平和文帝不熟,心里没底,为安全起见,就提议让周勃当右丞相,自已降一级,当左相。他知道周勃没文化,当不好一把手。后来,文帝问起天下案件审理和钱粮收入情况,周勃吭吭哧哧不能答。再问陈平,陈平说这两件事都有主管人,一问便知。文帝紧追不舍地问,你们当丞相的管什么?陈平说:丞相佐天子,理阴阳,镇四夷,亲百姓,督促官员履行职责。文帝认为回答得非常好彩京战国。周勃很尴尬,自知才疏学浅,只好退休了事。陈平左右合一,任专职丞相。
陈平有智慧,运气也不错,事情无论多么复杂,他都弄得相对简单,时时处处得心应手,进退自如。人生本来简单,几十年弹指而过,但人本质上又偏爱复杂,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明枪暗箭,每个人活到最后都变得很不简单,成就越大苦水越多。陈平其实活得挺不容易。
一、气量狭小,是事业乃至人生失败的性格原因
周瑜在《三国演义》中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特别是在赤壁之战中,其韬略计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他智赚蒋干;计杀蔡瑁、张允;遣黄盖诈降;取庞统献连环计;最后终于一举击败曹军百万之众,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然而周郎气量狭小,城府太深,缺乏大政治家的气度和胸怀,对政治形势估计不足。曹军军事上有百万之众,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孙刘两家若不联盟,势必一起被灭。当时刘备手下能安邦定国、经天纬地者唯孔明一人。对孙刘联盟的态度如何,集中体现在对孔明的态度如何。周瑜在这个问题上,目光短浅,不顾大局,思想的敏感点一直停留在一已一国私利之上。一旦发现孔明才干在自己之上,便千方百计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先企图借曹操之手杀之;又打算以军法处之。两计不成,又派丁奉、徐盛以武力杀之。如不是孔明料事如神,势必死于周瑜之手,孙刘联盟必然就此破裂,并同被曹操所灭。
与周瑜相比,孔明则显出了雍容大度的政治家风度。他看清了孙刘两家必须联盟方能保存自己的政治形势后,便只身入吴,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力劝孙权。周瑜反复加害于他,他不计私怨,为促成孙刘联盟,忍辱负重,倾注了全部心血。就个人力量而论,周瑜远非孔明对手,但孔明在当时条件下,以大局为重,没有及时报复周瑜,非不能也,实不为之。这种宽宏的气量,是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者所学习的。但孔明的宽容是暂时的,一旦时机成熟,他便抓住周瑜的性格弱点,一气再气,终于将周瑜气死。这是由地主阶级政治家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我们现代人应持原谅态度。
周瑜气量狭小,不仅使自己过早谢世,抱负不得实现,也使东吴的事业遭到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这是多么沉重的教训啊!
刘备一生功劳卓著,但因气量狭小亦使蜀汉元气大伤。当关羽荆州遭难之后,这位皇叔首先考虑的不是蜀汉事业的大计,而是一已私仇。为报关羽之仇,他不听孔明力劝,不顾一生操劳而换取的蜀汉江山,倾全国之兵力财力,因报仇心切,理智失调,终于被陆逊火烧连营。不仅使蜀汉走向衰败,自己也被气死白帝,重演了周郎的悲剧。
从气量上说,除孔明之外,司马懿亦算一绝。众所周知,司马懿在渭北连吃败仗而坚守不出时女皇选夫,孔明曾送去妇女衣物,并在信中大加侮辱,以激怒司马懿,达到使他出战之目的。“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司马懿知道出战必然失利,因此他为顾全大局,不动声色,甘愿受辱,如果没有这种气量,后果必不堪设想。
性格就是命运,今天的人们,为了有效应对生存发展的挑战,首先应该冶炼好自己的性格,因为这是成败的基因。
气是百病之源。气量小,小而言之无益于事业,大而言之,缩短寿命。现代人生存压力很大,多有烦心的事,所以心性修炼是第一自修课程。
二、信任、尊重是收人才之心的巨大力量
刘备杀出一条生路,并有了自己的地盘,靠的就是尊重人才,信任人才,收服了人才之心。
刘备当初转战南北十余年,接连失败,他投曹操、事吕布、靠袁绍、依刘表,始终无立足之地。诸葛亮出山,才使他如鱼得水,烧赤壁、夺荆州、入西川,成就事业。诸葛亮的出世,是他一生事业的决定性转折。诸葛亮虽是“绝代奇才”,但如没有刘备这样的明主,其才能也是不得以充分发挥的。对关羽、张飞、赵云乃至跟随他的任何人,都是心心相印,从来没有怀疑过,刘备团队是最铁板一块的团队,没有发生过任何因上下级不信任而倒置的悲剧。这都是由于刘备对人才信任、尊重而带来的凝聚力。
对比刘备,其子阿斗则恰恰相反。
首先,他违背父皇遗诏,失之于孔明。孔明四出祁山时,李严差苟安送粮米到军中交割。苟安好酒,于路怠慢,到军中违限十日,按军令当斩,但孔明接受杨仪之谏,没杀苟安,只仗八十就放了。苟安心中怀恨,投降曹操。并遵照司马懿的离间计,回成都散布流言,说孔明“有怨上之心。”阿斗听后,轻信谣言,并听信宦官的话将孔明“诏回成都,削去兵权。”使孔明四出祁山的北伐前功尽弃。
其次,失之于姜维。
姜维是继孔明之后蜀汉的又一支架海金梁,像孔明一样忠心耿耿。阿斗却听信黄皓谗言,不予信任。姜维八伐中原,败邓艾于洮阳。正当此时,阿斗却“急遗使赍诏,宣姜维班师回朝。”并命阎宇代之。姜维返回成都,要求诛杀黄皓,阿斗反而为黄皓说情。公元263年,曹魏派钟会,邓艾二将大军攻蜀,姜维立即写表早奏阿斗:“请降诏,乃遗左骑将军张翼,领兵守护阳平关;右车骑将军廖化,领兵守护阴平桥,这二处极为重要,若失二处,汉中不保,又入吴求救,臣自提沓中之兵一面拒敌。”这本是一个很好的破敌之策,可是阿斗又听信黄皓谗言,认为“此乃姜维欲立功名,故申其表也。”结果拒不发兵,求师婆问吉凶,致使邓艾偷渡阴平,直至灭掉蜀国。至此,刘备一生闯荡开创的蜀汉基业,被阿斗轻而易举地断送了。
从蜀汉的兴衰明显看出,对人才,特别是栋梁之才的信任尊重,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
三、用人对错,是事业成败的直接原因
刘备立足,蜀汉之兴,在于诸葛亮;刘备之败,蜀汉之亡,亦在于诸葛亮。诸葛亮三次关键处用人不当,使蜀汉衰亡成为定势。第一次是误用关羽扼守华容道。关羽重义轻利,诸葛亮不是不知,但他明知故犯,仍用关羽,很难说没有个人功利目的。因关羽刚愎自用,目空一切,又深得刘备敬爱。要制服关羽,诸葛亮不耍些政治手段恐难以达到,我认为这是诸葛亮逼关羽就犯军法,以收其心。结果关羽为博取重义的虚名,违抗了军令,华容道上拿原则做了交易,私自放走了束手待毙的曹操。倘若使张飞、赵云去华容道,曹操必被捉拿。但因诸葛亮故意用人之短,从而失去了一大良机。
第二次是误用关羽守荆州。不过这次不是故意,而是出于几种复杂的自私心理不得不用关羽。一是感情用事,关于守荆州人选,刘备并未亲定,而是让诸葛亮“量才录用”,把守荆州之事交付诸葛亮全权处理。然而,诸葛亮错误的揣测刘备的用意,认为刘备“今教关平赍书前来,其意欲云长当此重任。”于是他为了迎合刘备心理,把留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其实关羽这样一个骄傲轻敌的人守荆州,诸葛亮自已也是心怀不安的。“欲待不与,其言已出。”只好在入川前留下了“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八字方针。可见,诸葛亮将错就错的留用关羽,有他不便明言的隐私。刘备最可信赖的是关羽,碍着君臣情面,只好曲迎刘备,这是其一;其二,关羽好胜心切,既然刘备要诸葛亮“量才录用”,诸葛亮已当众交割了印绶,再改主意,于自己的面子不好看。正是由于这些私心杂念作怪,至使诸葛亮第二次用关羽之短,导致荆州失守,刘备复仇残败,使蜀汉大业的兴盛开始走向衰败。
两次误用关羽,并没有使诸葛亮认真总结教训,以至于出现了误用马谡的又一严重错误。
应该说,马谡是个深通谋略,颇有相佐之才的人物。诸葛亮南征时,他建议攻心为上计,与诸葛亮不谋而合。诸葛亮北上伐魏,虑魏有司马懿,马谡进反间之计,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曹睿生疑,解除了司马懿的兵权,清除了诸葛亮北伐的一大障碍。正因为此,诸葛亮称马谡为“当世之英才”。但诸葛亮忽视了另一面,马谡是相佐之才,并非将帅之才。刘备也曾告诫诸葛亮对马谡其人“宜深察之”,但偏爱模糊了诸葛亮的眼睛,把守街亭的重任轻付于马谡。街亭是诸葛亮进出祁山的咽喉要道,扼守街亭,进可伐中原,退可守汉中。倘诸葛亮早派一能征惯战之将堵死街亭要道,攻取北魏腑地大有希望,蜀汉可以由衰再盛,甚至有完成大统之可能。然而,诸葛亮却把守街亭的任务交给了虽有谋略但无沙场实践经验的马谡,导致街亭失守。不但失去了占据中原的良机,还逼迫自己挺而走险,唱起了空城计。如果派魏延去,必能大功告成。如果说由荆州之失导致的彝陵之败使蜀汉元气大伤的话,那么街亭之失则使蜀汉刚刚恢复的一点元气损失殆尽。诸葛亮五丈原过早谢世,不能说与这些心灵的打击没有关系。
言及用人,吴主孙权堪称一绝。
当年十八路诸侯以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孙坚作为先锋处处不顺,尤其是负责粮草的袁术因怕孙坚功劳大,处处搞小动作,使孙坚很感压抑,以后未等事业扩大,死于非命。
但我认为孙坚的最大幸运,不是有地盘,有资产,而是有两个好儿子:孙策和孙权。这不仅是活财富,而且是巨大的流动财富,实践证明,有了这两个儿子,才使他的未竟事业得到延续。而且上帝很会给这两个儿子分工,一个尚武,一个崇文。一个开国英雄,一个守成明主。一个勇敢,一个稳重。孙策骁勇善战,夹死一将喝死一将,人称小霸王。孙权年轻持重,办事周密,遇大事不糊涂,特别是关键时刻用人无误。他首先委任三十四岁的周瑜为大都督总管全国兵马。结果赤壁之战,使东吴转危为安,成为东吴第一支擎天柱。其次是起用鲁肃,使鲁肃为孙权坐断江东提出的方略,成了东吴立国的根本国策,成为东吴的第二支擎天柱。第三,提拔出身贫寒的吕蒙。结果,吕蒙总军三万,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活捉了关羽,成为东吴的第三支擎天柱。第四,提拔陆逊为大都督,结果火烧连营,大败刘备七十万大军的入侵,成为东吴第四支擎天柱。东吴的生存庐山恋插曲,皆赖孙权几次关键时刻用人无误,倘若其中任何一支擎天柱用错,都将危及东吴的生死存亡,正因为此,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才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由衷慨叹。
四、广开智囊,是最佳决策的重要参照
《三国演义》中自始至终都贯穿了“成事在于人谋”的思想。言路通畅,民主氛围相对浓烈。
刘备、曹操、孙权三人,都十分重视出谋划策的知识分子。他们各自招揽了一批足智多谋的人物在自己的周围,做为决策智囊。刘备为寻孔明,竞“斋戒薰沐”,三顾茅庐,意在得济世之人。郭嘉身亡,曹操哭倒在地:“奉孝死,乃天丧吾也!”他们把天下兴亡与谋士得失联系起来,足见他们对智囊的重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写道:“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狼犬历险记,以塞忠谏之路也。”再三叮咛刘禅事事咨询,以免失察误国。曹操遇事便“升帐会文武百官”,有疑便“聚诸众谋士商议”,向他们寻谋问策。可见,三国时期广开言路,重视智囊,已达到了很普遍的程度。
《三国演义》中战争的胜负,皆决定于是否有奇谋良策。而奇谋良策的获得,决定于是否广开言路,充分发挥智囊人员的作用。
建安三年,曹操率大军直抵南阳城下讨伐张绣,他想出声东击西的计策,在城西北佯攻而意在东南。张绣的谋臣贾诩识穿了曹操的诡计,建议将计就计,虚守西北而伏兵东南。“绣喜从其计”,结果大败曹兵五万余人。张绣立即乘胜追击,贾翊劝阻不住,结果大败而回。张绣败回后,贾翊劝张绣“整兵再往追之”,张绣认为这是开玩笑,贾翊却严肃地说:“今番追去必获大胜,如其不然,请斩我首。”张绣引兵复追,果然获胜而归。若非贾翊进献良策,张绣非但不能取胜,而且早就城破人亡了。这次战争,显然是谋士贾翊起了决定作用。
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也是因为关键时刻接受了三次建议。第一次,袁绍欲南下渡河,曹操初时并不想战,“恨力不及”,是郭嘉进行了“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的分析,才使曹操北战袁绍。第二次,当袁绍为保大军渡河而派颜良进攻白马时,曹操又采取荀攸声东击西的作战方案,斩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使袁军陷于被动。第三次是曹军与袁绍对峙最为困难时,荀或写来一封信,认为双方都有困难,谁坚持谁就胜利,曹操又采纳了。最关键是采取了许攸烧粮草的计策。结果终于击败袁军,统一了北方。
东吴面临刘备七百里连营大兵压境之危,一班文武惊惶失措,无计可施,惟谋士阚泽独具慧眼,向孙权推荐陆逊之帅才。同僚张昭,步骘,顾雍等人提出反对时,阚泽大声疾呼:“若不用陆逊,则东吴休矣!臣愿以全家保之。”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结果大胜刘备。事后,孙权发出感叹之言:“非德润(阚泽)之言,孤几误大事。”
《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写曹操既定并州,议取乌桓时,曹洪等将领谏止道:“袁熙,袁尚兵败将亡,势穷力尽,远投沙漠,我今引兵西去,倘刘备、刘表乘袭许都,我救应不及,为祸不浅矣春秋乐队!请加师勿进为上。”谋士郭嘉全面分析了进取乌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认为“虽虚国远征,公无忧也”,力主进兵。两种意见各有道理。曹操不以言者多寡作为决策依据,而是广开言路,兼听众见,择善而从。认为众人言虽有道理,但审时度势,并不可取;郭嘉虽一人之意,但言之有据,故称赞曰:“奉孝之言极是。”于是采纳了郭嘉的建议,“轻兵兼道而出,掩其不备”,取得乌桓的胜利。可见,广开智囊,是择善而从的必要前提。
与此相反,领导者如不会使用智囊,甚至听不进良言,凡事一意孤行,战而必败。赤壁一战,谋士程昱谏曰:“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易舱网,难以回避,不可不防。”可曹操却置之一笑。荀攸提醒:“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曹操仍执一已之见,不加防备。结果,所有战船被烧,败回北方,从此一蹶不振。袁绍手下的田丰、审配、沮授,许攸,其才能不在荀或,郭嘉之下,但由于袁绍闭塞言路,不纳忠言,在同曹操的抗争中一败再败。田丰等人对袁绍忠心耿耿,有计必献。官渡之战前夕,田丰、沮授冒死进谏。或劝袁绍“静守以待天时”,或劝袁绍“缓守”。可袁绍皆不理睬,并以扰乱军心罪将二人囚禁。袁曹相拒月余,不见功效。此时许攸又荐良策,建议袁绍乘虚袭取许昌,袁绍不仅不采纳,反而又欲加害。逼得许攸投曹,献烧粮计。袁绍败后,不思总结经验以图再举,反而诛杀忠臣,逼田丰自刎。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一战中,表现了两者开塞言路不同,对待智囊作用的态度不同,这一点上的本质差异,直接决定了他们的胜败。
曹操在广开言路,广泛发挥智囊作用方面,超过了孙权、刘备。因此他手下总是人才济济,乐进忠言。刘备手下人虽不少,但多是平庸之辈,遇事唯听诸葛亮一人之言,离了这根拐仗就有倒下的危险。孙权谋士众多,但在广开言路上也不及曹操。
五、真才实学,是威信产生的可靠根基
威信不是自己吹起来的,也不是他人捧起来的,而是靠真才实学干出来的。唯其如此,才能真正立世。否则,必然昙花一现。年轻同志初出茅庐,德微望轻,往往难以服众。唯一的出路在于自己靠真本领干出一些令人心悦诚服的事情来,如果自己无能,即使有热心的领导扶持,也是难以安身立命的。从三国几位年轻统帅的实践中,更能发现这个经验。
诸葛亮初出茅庐任军师年仅二十六岁。尽管刘备“以师礼待之”,但他在军士中却没有一占儿威信。人们担心、怀疑,关张二位主要将领更不服气,公开指责刘备:“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不久,曹操出兵十万进兵刘备驻地新野,诸葛亮受刘备之托调兵遣将,张飞对关羽说:“且听令去,看他如何调度。”诸葛亮定下在博望坡设伏火烧曹军的计划,给众将一一分派了任务,自己留守县城。张飞听后大笑:“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坐地,好自在!”当面顶撞,不服指挥。当诸葛亮宣布“违令者斩”的军纪和刘备教育他“不可违令”后,张飞冷笑而去。组织上服从,心里却没服。关羽对张飞说:“我们且看他的计应也不应,那时却来问他末迟。”当这一仗大获全胜后,关张二将立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心悦庆服地说:“孔明真英杰也!”在得胜回营途中,见到诸葛亮,二人“下马拜伏于车前。”仅此一仗,诸葛亮的威信便树立起来。人们由不服气到服气,完全决定于他料敌如神的杰出军事才能,而决非靠刘备的面子。
东吴孙权本人即是一位雄姿英发的少年君主,因而他非常重视青年贤才。重用三十四岁的周瑜,敬重二十几岁的鲁肃,提拔二十几岁的吕蒙,尤为突出的是破格起用毫无名望的青年将领陆逊。这些人才的威信并非孙权树立起来的,主要也是靠自己的真本领干出来的。
周瑜被任命为都督时,威信也不高,身居副都督之职的老将程普就不服气。认为自己比周瑜年纪大,阅历广,又是开国元老,周瑜第一天升帐,程普就托病不去,命长子程咨代他应付差事。面对曹军数十万大军,周瑜镇定自若,调兵遣将,部署严密精当,颇有大将风度。程咨回去告诉程普,说周瑜用兵“动止有法”,程普大吃一惊说:“吾素欺周郎懦弱,不足为将,今能如此,真将才也。我如何不服!”于是亲自到行营谢罪。赤壁一战,周瑜誉满三军,老将程普更加佩服,逢人便讲:“与周公瑾交往,就像喝醇和的酒,不知不觉地就醉了。”周瑜得到三军敬爱,尤其是让老将程普佩服,并没有靠孙权赐的先斩后奏之剑吓人,也没有靠封官许愿笼络人心,而是靠自己调兵“动止有法”的真实本领。
陆逊刚出任都督时,处境更加艰难。遭到元老谋臣的大量反对。连孙权也在这里为陆逊担了许多责难之词。张昭说:“陆逊乃一书生耳,非刘备敌手;恐不可用。”顾雍说:“陆逊年幼望轻,恐诸公不服,若不服则生祸乱,必误大事。”步骘也说:“逊才堪治郡耳;若抚以大事,非其宜也。”孙权力排众议,断然地说:“孤素知陆伯言乃奇才也!孤意已决,卿等勿言。”并立即召见陆逊,接受阚泽建议,筑坛拜将,大会百官赐以印缓宝剑,拜为大都督,掌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孙权这样器重年轻的将领,在三国历史上是罕见的。然而,虽然有孙权这个巨大的靠山,陆逊的日子仍不好过。他受任之后,亲临前线,众将不服,仍在埋怨:“主上如何以一书生总兵耶?”等陆逊来时,“众皆不服,逊升收议事,众人勉强参贺。”次日,陆逊命令诸将守住隘口,不许轻敌,众皆笑懦,不肯坚守。当陆逊宣布“如违令者斩”,众皆愤愤而退。后来刘备亲率先头部队攻打吴军阵地,陆逊怕韩当妄动,飞马赶来,韩当想杀出去,陆逊不同意,叫“乘高守险”,“以观其变”。并对敌情作了知彼的分析,对韩当说:“吾当以奇计胜之”。对此,“韩当口虽应诺,心中只是不服。”等到蜀军移营深林之处,周泰要与韩当分两路进攻蜀军先锋吴班。吴班部队不满万人,皆老弱之众,陆逊认为蜀军必有伏兵,众将听了,皆以为懦。次日,蜀军先锋部队又来关前挑战,诸将又来向陆逊请战,陆逊仍不同意,说这是诱敌之计,“三日后必见其诈矣。”徐盛说:“三日后蜀军移营定,怎么能进攻它呢?”陆逊说:“我正需要蜀军移营呢!”对此,“众将哂笑而退。”三日后,刘备果然率伏兵从山谷中出来,吴兵见了,尽皆胆裂。陆逊却说:“今伏兵已出,旬日之内,必破蜀矣。”诸将不解,认为破蜀应在移营之初,陆逊说了一番“取之正在今日”的道理,“诸将方才叹服”。结果是,火攻连营七百里,刘备大败白帝城。陆逊冲破重重阻力,一举成名。从“众皆不服”到“诸将方才叹服”的转变,关键在于他在整个作战过程中沉着老练,胸有成竹,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从孔明、周瑜、陆逊身上,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受命之际,开始威信都不高,都遇到了强有力的不服气者。但他们都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实际行动征服了众人,取得了威信。当然,胜败乃兵家常事,初次失败就“盖棺论定”也是不足取的。
三国时期的蜀主刘备,给我一贯的印象是性格懦弱,忠厚老实,是没有多少道道的一个人。近读《三国演义》,我对刘备的印象大变,感到刘备的所谓厚道只是一种表象。他实际上是很狡猾的一个人。过去我是小看了刘备,刘备之所以能在群雄争霸中三分天下有其一,除了得到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才辅佐外,他自己的雄才大略也是不容忽视的。笔者从书中看到了刘备的“狡猾”和不同凡响之处。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入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云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刘备投曹操之后,为防曹操陷害,就在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就是好让曹操看出自己胸无大志。所以,当曹操点出刘备是英雄时,刘备焉能不惊?不过,看似憨厚的刘备却能巧借雷声掩饰了自己的惊诧,并对答得体,骗过了曹操,你能说刘备不够狡猾?就连一向以多疑闻名的曹操,都相信了刘备这番做作,可见刘备非寻常人也!
《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当吕布被押解到刘备跟前时,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曹操回顾玄德曰:“何如败者为王?”玄德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又说道:“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也!”吕布当年曾以辕门射戟救过刘备,按说他理应在曹操面前为吕布美言几句,救救吕布才是,而且吕布求他时,他曾点头答应。但在事关吕布生死之时,刘备却搬出了丁建阳和董卓两人,促使曹操下决心杀掉了吕布。从这一点可看出刘备机谋之深。如果吕布这样的猛将降了曹操,曹操就将如虎添翼,将来与他争天下难度就更大了,所以刘备是不会帮吕布的。可惜吕布到死也不明白,刘备为何会落井下石。
《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赵云怀揣阿斗,杀出重围。在他将阿斗交给刘备时,刘备接过,掷他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从这里不难看出刘备之做作,他将儿子掷于地下,然后说为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好像他在阿斗和赵云的天平上,更看重赵云,实则不然。“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于前。”这句诗点明了刘备掷阿斗之意。所以有句俗话说,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刘备这个小伎俩,很容易使赵云感到他在刘备心目中的分量比阿斗更重,岂不为刘备卖命!
《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当孔明泣拜于地谢刘备知遇之恩时,刘备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生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毕,叩头流血。刘备将死,他最担心的是自己无能的儿子刘禅坐不稳皇位,他知道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取代刘禅易于反掌。于是他故意提出如刘禅不能辅佐时,可让诸葛亮取而代之。他这一招既有试探诸葛亮之意,也堵死了诸葛亮取代刘禅的道路,刘备这是一箭双雕,高明的很啊!
笔者在《三国演义》一书中采撷了这几个片段,从这几个片断中不难看出,刘备能争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确实是一代枭雄。这个外表看起来很谦和,很厚道的谦谦君子形象,内心世界却并不简单。从这几个片段中不难发现,刘备不仅具有雄才大略,而且还能机变百出,很难使人看透,就连疑心极重,心细如发的曹操,也未看清刘备的庐山真面目。你能说刘备不狡猾?如果当年曹操能看清刘备的真面目,刘备早就人头落地了,他是绝不会放过这个与自己争天下的对手的。遗憾的是曹操硬是没看出来。都说曹操狡猾,他和刘备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从中不难看出刘备城府之深渡情原唱。所以,我们说刘备狡猾,是恰如其分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