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盘古大观三块广告牌:愤怒是一把双刃剑-春时电影

作者: admin  发布: 2019-05-07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681次

三块广告牌:愤怒是一把双刃剑-春时电影
第9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三块广告牌》的女主“科恩嫂”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不负众望地获得最佳女主角,这也是她获得的第二座奥斯卡小金人奖杯。
但这部在颁奖前呼声很高的影片最终还是未能将最佳影片奖收入囊中,也引发了不少影迷的唏嘘。
在《三块广告牌》的内地宣传海报中张宏民简历,女主“怼天怼地”的人设成为了关键词。

但有意思的,这部表面来势汹汹的影片想讲的其实并不是一个坚强冷酷的受害者母亲凭借自己的果敢快意报仇或者伸张正义的故事,它反而是一个关于成长和自我和解的故事。
1987年亚北音留,美国密苏里州内一个小镇上,名叫米尔德里德的女主的女儿被奸杀,而案件却迟迟没有告破的迹象。
于是她找到一家广告公司在公路上竖起三块红色的广告牌表达自己的愤怒。

第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的是:惨遭奸杀。第二块:仍未缉拿真凶?第三块:怎么会这样,威洛比警长?
大名被搬上广告牌的威洛比警长是镇上警察局局长,平时兢兢业业深受小镇居民敬重。
他在三块广告牌竖起之后倍感压力,于是找到女主想进行一番将心比心地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理。
但即使他沉痛地告诉女主自己已经身患绝症良日无多,女主始终冷脸冷面地漠然处之。



与此此时警察局里有另一名警察叫狄克森,个性冲动易怒,又有些天真幼稚。
他在小镇上并不属于很受人待见的人物,除了性格暴躁,而且有种族歧视的倾向,甚至一度传出在警局审讯有色人种时可能使用过暴力。
但他十分拥戴威洛比局长丹东横空网,因此为女主无视威洛比的身体状况大张旗鼓申诉的行为感到愤怒不已暗黑裁决者。

他为了维护局长打压女主,甚至不惜以收藏大麻的罪名逮捕女主的好友,想要借此惩戒女主让其知难而退。
而强硬的女主毫不示弱,直奔警察局,羞辱了一番狄克森。


女主除了对警方强硬,对小镇上不支持她的的居民也是丝毫不留情。
女主去看牙,牙医借着就诊的机会不让她好受,她就直接用牙钻在牙医的指甲上钻了个窟窿。神父上她家尝试劝诫她,她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教会组织内部的罪恶,把神父说得哑口无言。
而她的“骁勇善战”虽然貌似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却又在她的内心默默反噬着她。
原来她的善怼不仅仅是对外,也同样曾经作用于自己的家人。
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回想着女儿出事前她们俩的最后一次对话。
那天女儿和她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后气得夺门而出,而平日里习惯了嘴上不饶人的母亲也说出了让自己抱憾终生的气话:



结果女儿就真的在那次出走的路上出了事。
争吵过后,镜头闪回到出事后的女主视角,她默默地注视着已经离世的女儿的房间。
想到女儿临终前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居然是“我也希望你被强暴”,女主的内心煎熬不已。

广告牌竖起后梁灿光,女主的那位有家暴劣迹的前夫也来家里恶语相向。
他一言道出了女儿死前与女主并不愉快的母女关系,甚至将其跟女儿的死因也绑在了一起。
而全片貌似坚硬得像颗金刚钻的女主,也就只是在这一刻发生了情绪崩溃。


比痛失骨肉更锥心的是什么?就是觉得自己对她的死心怀愧疚。一想到这里,女主就心如刀割。
尽管女主坚持申诉,她女儿的案子却一直没有进展。
而威洛比局长的癌症却日益严重。
终于有一天,他在完成计划中的最后一次和家人外出野游岁月静好后,在夜里拿起一把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他在自杀前给自己的妻子留下了一封信。
虽然在信里他已经说明了自杀的原因是不能接受自己苟且度日给家人带来折磨,但镇上的居民还是认为冷血的女主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家对于女主行为的态度从最开始的同情变成了排斥。
于是女主某天夜里回家,发现自己的三块广告牌燃起了熊熊大火:

尽管火势猛烈已经无可挽回,女主还是毅然拿起灭火器竭尽全力地灭火。
不得不说奥斯卡影后实至名归,随手一个截图里,女主眼神里的绝望和隐忍都清晰可见。
连最后不得不放弃时跪在燃烧的广告牌前的背影也很感人。


而面对威洛比的死,狂躁的狄克森首先想到的就是暴力泄愤。
警察局对面就是那家给女主出租广告牌的公司,狄克森得知死讯后,走到对面的广告公司,上了二楼,把老板揍了一通后直接把他直接从窗户外面丢了出去。

女主也不是吃素的,广告牌被烧了以后,她便计划好了以牙还牙。
她趁夜深来到警局对面的广告公司,在拨了警局的几个座机确认没人接后,放火烧了警局。
而狄克森在当天白天接到了警局前同事的电话,告诉他威洛比局长临死前还给他留了一封信。
碰巧女主放火时,狄克森正在警局里头戴着耳机读信,丝毫没有注意到门外熊熊的烈火。



威洛比信里像一位父亲一般谆谆教诲了狄克森,先是肯定了他的初心和善良。
但随后便指出了狄克森最大的问题赵雪飞,就是愤怒,不冷静。
此时导演借着威洛比局长的信说出了本片想要表达的重点之一:
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冷静和思考才会。


狄克森最终意识到身旁已经四下火海时,警局的几扇门已经被火舌吞没。
惊慌中他默念着威洛比信里的“冷静”,正好瞥见桌上还放着女主女儿的卷宗,随即抓起卷宗,从火海里冲了出来。
女主看到有活人浑身带火地滚了出来,惊吓不已,赶紧上前查看情况。
而更令她惊讶的是,出来的人是狄克森,而且冲出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里的卷宗扔出来,以免被烧坏。
面对身负重伤痛苦不堪地躺在地上的昔日仇敌狄克森和落在一旁写有女儿名字的完好卷宗,女主的表情十分复杂。天藤湘子



这场大火是本片的高潮,被威洛比局长的信所感化后的狄克森从火海中翻滚出来的那一幕,也颇具涅槃的意味。

除了这场火和这封信,紧接着发生在狄克森身上的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小桥段,也强化了狄克森成长和内心转变。
被大火烧伤的他浑身缠满绷带住进了医院,却发现住在同一间病房的居然是那个被自己扔出窗的广告公司老板。
一开始老板没认出自己,还对自己嘘寒问暖。
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当他满心愧疚地向对方道了歉并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后,对方虽然一时有些激动,但迅速冷静了下来,反而还给自己递了一杯果汁。


而大火之后,女主的心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某天晚上花醉红尘,女主在餐厅里偶遇了自己的前夫和其小女友春暖香浓。
当女主听到她一向不屑的前夫小女友居然说出了一句“愤怒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时,她忽然内心有所震动,拿着一瓶红酒走向了他俩的餐桌。


可能是习惯了女主一向的杀气腾腾,俩人对她突然的质问和较真有些防备和不知所措。
而女主只是轻轻地放下酒瓶,对前夫说了一句:
你要好好对她,查理。


回到狄克森这条线,出院后的他沧桑了很多,像是变了一个人。
满脸伤痕的他某天坐在小酒馆里,听到邻桌的流氓吹嘘起自己的犯罪经历。
看上去已经浑浑噩噩消沉不振的狄克森意识到不对劲。
但他不再冲动,先是竖起耳朵静心聆听,目光如炬。
当他判断这个人很可能是杀害女主女儿的凶手时,先是出了酒吧记下了流氓的车牌号,然后装作喝醉挑衅嫌疑人,用指甲刮破了对方的脸获取到了他的DNA。


可惜造化弄人(或者说是编剧弄人),最终警察局查到的结果却是,这位酒吧内发现的嫌疑人并不是该案的凶手。
狄克森将这个令人失望的结果告诉女主后,女主再一次陷入悲痛。
此时狄克森索性向女主建议他们私自解决了这个犯有同样罪行的人渣:


女主同意了他的建议,目光却不再像从前那般果决。
影片的结尾,女主和狄克森共同走上了变相复仇之路,开车前往那位酒吧强奸犯的住处。
在路上,女主向狄克森坦白警局的那场火其实是自己放的,狄克森却表示自己早已知道。
而此时狄克森的反应让女主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宽心的笑容之后,两人在泄恨之路上却都产生了犹豫之心兽人之雄雌。
电影的尾声是开放式的结局,影片并没有告诉观众最后他们是否杀掉了那个不是直接仇人的强奸犯赊刀人。
但我想导演的倾向还是很明显,毕竟前面他关于如何处理愤怒的观点已经铺垫已久。



女主说完这句话后,影片到这里戛然而止。
这也是导演刻意的留白,毕竟日常愤怒伤人伤己的道理谁都懂,老警长死去之前的狄克森,他的愤怒是浮躁而肤浅的,当然值得摒弃,女主在痛失爱女之前,她的易怒可能不利于母女关系盘古大观,当然也值得调整,但在女儿死后,伤害已经跨过最后的防线,谁还能要求她保持冷静放弃愤怒?
很多人在遭遇重大的人生变故后,愤怒不再是该不该有的问题,而是可不可能没有的问题。
它甚至可能不再是一种条件反射,而且变成支撑受害人活下去的勇气。
不信看看现实世界中的江歌母亲,也许只剩下那一口愤怒的气,还能伴随她熬过余生里的日日夜夜。
到了哲理说服不了人性的地带,导演选择给出一个无解的答案。
去年的《海边的曼切斯特》被称为大丧片,因为它陈述了人生苦难中的不可救赎和破碎自我的不可和解。今年的《三块广告牌》的最后,狄克森的蜕变和女主破冰般的笑容似乎让人看到了一点希望。
只是那希望是否延续到了最后,我们谁也没有看见。
更多电影资讯请关注春时电影斗界天尊,每天分享一部有营养不晦涩的好电影,让我们一起在电影中看懂世界。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