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全部文章/ 正文

疯狂斗地主三十六计故事(下)-儒问工作室

作者: admin  发布: 2014-05-06 分类:全部文章 阅读: 788次

三十六计故事(下)-儒问工作室
点击左上角“儒问工作室”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三十六计故事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19、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如果不能与强大的敌人正面交锋,就应该主动攻击敌方强大力量的根基和借以生存的力量。消灭了事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对面,那么事物本身的正面也就难以生存和发展了。
春秋末期,中原霸主晋国国君权力逐渐落在智,赵,韩,魏四家之手。
公元455年,三家直奔赵家杀来,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就带兵退守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坚守城池。智伯瑶想出一条毒计:挖掘晋水河堤淹死晋阳军民。滔滔晋水,就淹没了大半晋阳城,晋阳军民危在旦夕。
门客张孟谈对赵襄子说:“智伯瑶的力量在于与韩,魏结盟,如果我们把韩,魏拉拢过来,共同反对他,这就成了釜底抽薪,肯定会打败智家。”
几经周折,赵,魏,韩三家终于达成协议,共同起兵攻击智家。智军措手不及,全军覆没,而智伯瑶也被赵襄子一剑刺死了。

20、三十六计之混水摸鱼
我方应该乘敌反哪个内部混乱,利用有利时机借机行事,从而在敌方六神无主的情形下取得胜利。
唐朝开元年间,契丹叛乱,多次侵犯唐朝。朝廷派张守圭为幽州节度使,平定契丹之乱。
张守圭派王悔代表朝廷到可突干营中宣抚,并命王悔一定要探明契丹内部的底细。王悔探听到李过折一向与大将可突干有矛盾,俩人貌合神离,互不服气。
王悔先是装作不了解李过折和可突干之间的矛盾,当着李过折的面,假意大肆夸奖可突干的才干阿木龙虾。李过折听罢,怒火中烧,王悔乘机劝说李过折,归顺朝廷。并辞别契丹王返回幽州麦嘉伦。
第二天晚上,李过折率领本部人马,突袭可突干的中军大帐温柔妻主。可突干毫无防备,被李过折斩于营中。忠于可突干的大将蔗礼召集人马,与李过折展开激战,杀了李过折。张守圭探得消息,立即亲率人马冲入契丹军营,生擒蔗礼,大破契丹军,终于平息契丹叛乱。

21、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
我军要始终保持现存的兵力战斗状况,而且在各个方面特别是外形上不断修整完备。这样一来,我军盟友就不会产生疑惑,敌一方就不敢轻举妄动,我军则乘敌人没有怀疑之际脱离所处的陷阱,这样做就是一种顺人理应人情的事。
东汉末年,袁绍调集十余万精兵企图南下袭击曹操居长龙。这时,刘备以徐州为中心,乘袁、曹俩军对峙的时机扩展自己的势力,兵力逐渐强盛,地盘逐渐扩大我的天坑。
刘备的崛起,引起曹操的恐慌。曹操一方面假造曹军要北上决战的假象,另一方面又在官渡虚设曹军大本营,迷惑袁绍。这一切部署完毕,曹操就亲率主力大军分五路东征刘备。
刘备急忙修书向袁绍求救,而袁绍却加以推拖。致使延误了战机,等到再想发兵南下时,曹操已去击败刘备,率主力回到官渡。这时袁绍才承认中了曹操的“金蝉脱壳”之计,后悔不已。曹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专心在官渡迎战袁绍,致使袁军最后惨败。

22、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
对付小股或数量较少的敌人,应该把它包围,然后歼灭它,而不利于穷追猛赶。
战国后期,秦国攻打赵国。秦王采纳了范眭的建议,用离间法使赵王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到长平与秦军作战王紫瑄。
秦将白起先故意让赵括取得了几次小胜。赵括虽然得意忘形,派人到秦营下战书。白起先见赵括中计,便分兵几路,形成对赵军的包围圈。
第二天,赵括亲率四十万大军,追赶被打败了的秦军。秦军坚守不出,赵括一连数日也攻克不了,只得退兵。此时秦军已把赵军全部包围起来。赵军四下受阻,被秦军分头隔离,各个击破。最后,赵括也中箭身亡。从此,赵国实力大减,没有几年就被秦国所灭

23、三十六计之远交近攻
受到地势或形势的限制,发展受到阻碍,攻取较近的敌人就有利,攻击较远的敌人就有害。火焰是往上走的,流水是往底处流淌的,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如此。
春秋初期,郑国近邻的宋国,卫国与郑国积怨已深,郑国时刻都有被俩国夹击的危险。
公元前719年,宋卫联合陈,蔡两国共同攻打郑国,鲁国也派兵助战,将郑国东门围困了五天五夜。郑国千方百计想与鲁国重修旧好,共同对付宋,卫。
公元前717年,郑国以帮邾国雪耻为名,攻打宋国月光魅影。同时,向鲁国积极发动外交攻势,主动派使臣到鲁国,两国终于重新修好。后齐国出面调停郑,宋暂时修好。齐,郑也因此加深了感情。
公元前714年,郑庄公以宋国不朝拜周天子为由,代洲天子发令攻打宋国。郑,齐,鲁三国大军很快地虚攻入郑国。郑庄公把占领宋国的土地全部送与齐,鲁两国。三国纠集大军,迅速回兵,大败宋,卫大军。许多小国都依附于郑国,郑庄公的“远交近攻”政策空前成功。

24、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若处于俩个势力雄厚国家的小国,敌人一方用武力威胁它,我方要出兵援助,借机扩展力量。我军若只有空话,而无行动,是不会取得其信任的。
东周初期,楚国势力日益强大。当时有个小国叫蔡国,仗着和齐国联姻,就不买楚国的帐。楚文王怀恨在心,一直在寻找灭蔡的时机。蔡国和另一小国息国关系很好,后来两国夫人因一点小事而产生积怨。楚文王抓住时机,赶紧派人与息侯联系,息侯设计和楚国联合,俘虏了蔡侯。
蔡侯被俘虏之后,对息侯痛恨不已,使讨好楚文王说,息侯的夫人是一个绝代佳人。楚文王一见,果然天姿国色,马上决定要把他据为己有。第二天他举行答谢宴会,早已布置好了伏兵,将息侯绑架,轻而易举地灭了息国孙新世。

25、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经常变换敌方的阵势,抽调它的主力部队,等待它的实力减弱时,我军乘机就可以击破它。这就像拖住了战车的轮子,那车子就不能运行了。
相传秦始皇称帝后一直没有立太子。长子扶苏恭顺好仁,为人正派,而幼子胡亥,每日都是花天酒地。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时突然一病不起。此时,秦始皇也明白自己大限将至,连忙召集丞相李斯,要李斯传达秘召,立扶苏为太子。
几天后,秦始皇驾蹦。李斯怕太子回来之前,政局动荡,所以秘不发丧。赵高特地去找李斯,告诉他:“皇上赐立扶苏的诏书,还扣在我这里。现在,立谁为太子,大权在你我手中。如果扶苏做了皇帝,一定会重用蒙恬,那时宰相的位置你还能坐得稳吗?”一席话,说得李斯心有所动,于是,二人合谋,制造假诏书,赐死扶苏。又故意假传旨意,把蒙恬召回京城,杀了蒙恬,二人用“偷梁换柱”之法把胡亥扶为秦二世。

26、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
如果势力强大的一方要想控制弱小一方,就应该用警告方式去诱导它。恰当的强硬手段在这其中会得到很好的实施,这种行动方式会有危险,但会使敌方如自己愿望顺从。
元朝末年,陈友谅在江州称帝,国号汉。他派人密约张士诚,共同起兵进攻朱元璋占据的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张士诚举棋不定,末及答复。而陈友谅便率水军东进,一举攻占了朱元璋新构筑的太平要塞。
消息传到建康,朱元璋大为震惊。这时,刘伯温献上一条“指桑骂槐”之计,全力击败陈友谅,敲山震虎,以慑服张士诚。
朱元璋使计把陈友谅大军骗入他精心设计的包围圈中,并且身先士卒,带领部下一举歼灭陈友谅的军队。
张士诚见陈友谅开始打了胜战,也准备进攻建康,忽然在途中传来陈友谅损兵折将大败而逃的消息,张士诚吨时闻风丧胆,不敢再继续北上了只爱妖孽父皇。

27、三十六计之假痴不癫
宁伪装作自己十分糊涂,不知道有这事而不有所为,也不应该假装聪明而轻举妄动。而是要三思而后行,要沉着冷静,深藏不露,这如同云势压住冬雷且不露一点机巧,来春而待机爆发一样。
秦朝末年,匈奴内部**变动,人心不稳。邻近一个比较强大的民族东胡,便借机要匈奴为他们献上国宝千里马。没想到匈奴单于冒顿竟同意了。
东胡见匈奴如此软弱,又向冒顿要一名妻妾,冒顿又顺从了他们。东胡连连得手。
不久,东胡又看中了匈奴与他们交界的一片荒原,就派使臣去匈奴,要匈奴以次地相赠。
匈奴将领们以为冒顿一再忍让,这次恐怕又得答应了,谁知冒顿却说:“荒原虽然无人烟,但也是我匈奴的国土,怎可随便让人?”于是,下令集中部队,进攻东胡。
匈奴将士早就受够了东胡的气,这一下,人人奋勇争先,锐不可挡。东胡做梦也没想到那个痴愚的冒顿会突然发兵攻打自己,根本毫无防备,只得仓促应战。结果是东胡被灭,一味逞强的东胡王也被杀于乱军之中。

28、三十六计之上屋抽梯
假装给敌方一些小的好处,以诱使它深入我方,进入我方预先设好的机关,乘机派兵切断敌方的后援和前应,是敌人陷入死地。这就好像贪吃有毒的东西那样,虽然能吃到东西,但贪求本不应得到一定要招致祸害。
后汉末年,刘表偏爱少子刘琮,不喜欢长子刘琦。刘琮的后母也害怕刘琦得势,平日里非常嫉恨他。刘琦深感自己处境危险,多次请教诸葛亮,但诸葛亮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
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一座高楼上饮酒。等二人坐下后刘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楼梯。诸葛亮无可奈何,疯狂斗地主便给刘琦讲了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想谋害晋献公的俩个儿子申生和重耳。重耳知道骊姬险恶,只身逃亡国外;申生为人厚道,留在宫内。一日,申生给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东西,骊姬乘机下了毒。晋献公哪里知道,准备去吃,骊姬故意让侍从先尝一尝,刚尝了一点,侍从就倒地而死。晋献公大骂申生阴谋戮父夺位。申生无以申辩,只好自刎身亡道北人演员表。
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江夏(今湖北武昌西),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

28、三十六计之树上开花
借助某种局面或外来的力量来装备自己的形势,虽然自己力量弱小但可以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这如同鸿雁一样,依靠它的羽毛从而使自己装饰成显赫的仪表。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去世。作为人质的太子横就请求齐王允许他回楚国奔丧并继承王位,齐王乘机要他割地五百里。太子横为求脱身,只好先口头上答应了齐王。
太子横回到楚国,继承了王位,号称顷襄王。而他刚刚即位不久,齐国的使臣便来到楚国,要求顷襄王履行割地五百里给齐的诺言。顷襄王一时无计可施,便与群臣商议。
慎子给顷襄王献了一条“树上开花”之计:先让子良到齐国佯称献地,以麻痹敌人,派昭常率领军队镇守边疆,虚张声势迷惑敌人,派景鲤到秦国求援,借秦国力量慑服敌人。
顷襄王便依计而行雷蒂娅,齐王见楚国边境有大批军队,罗艳芳又听说秦王援楚,想讨伐楚国,又担心俩面受敌,只得按兵不动,不敢再进攻楚国了。就这样楚国未动一兵一卒,就从气势上压倒了齐国,从而让齐王放弃了霸占楚国土地的念头。

30、三十六计之反客为主
抓住有利时机插足进去,掌握它的要害部位,逐渐加以控制。
三国时期,袁绍和韩馥是昔日盟友,当年曾经共同讨伐过董卓。后来,袁绍势力渐渐强大,总想不断扩张,但苦于粮草缺乏,十分犯愁。老友韩馥便主动派人送去粮草,帮袁绍解决困难。
袁绍觉得等待别人送粮草,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他采纳下属的建议,决定夺取韩馥镇守粮仓冀州。
他首先给公孙瓒写了一封信,建议与他一起打冀州。公孙瓒欣然应允,准备发兵。
袁绍又暗地派人去见韩馥,劝他联合袁绍共同对付公孙瓒。
韩馥无奈,只得邀请袁绍带兵进入冀州。希望袁绍可以念在往日情分上,,帮自己一把,一起抵抗公孙瓒。这位请来的客人,表面上尊重韩馥,实际上他已逐渐将自己的部下一个个安排到冀州的要害部位。
这时韩馥才知道,他这个主已被客取而代之了,现在自己的生杀大权已经握在请来的朋友身上,而自己已经失去了对冀州的控制,弄不好自己这个主人会被请来的客人杀死的。
为了保全性命,他只得只身逃出冀州。

31、三十六计之美人计
对付兵力强大的敌人,应该主动攻击他们的主将;对有智慧的将帅,就应该破坏他们的情绪。敌人的将帅软弱无能而且士兵士气低沉时,敌方的实力就会自己被削弱。利用这种作战方式可以达到保卫自己的战咯目的。
春秋时吴越之战,勾践兵败,被罚在吴王宫里服劳役黄庭坚传。后来越王勾践骗取了夫差的信任,被放回国。勾践回国之后,卧薪尝胆,不忘雪耻。
吴国强大,靠武力越国根本不是对手。越大夫文种向越王献上一计:“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要想复国雪耻,应投其所好,衰其斗志,这样,可置夫差于死地。”于是勾践采纳了文种的“美人计”,挑选了两名绝代佳人,西施、郑旦,送给了夫差,并年年向吴王进献珍奇珠宝。后来,吴国进攻齐国,勾践还出兵帮助吴王伐齐,借以表示忠心,麻痹夫差。吴国打胜之后,勾践还亲自到吴国祝贺。
夫差认为勾践已被他臣服,所以一点也不知道怀疑,整日饮酒作乐,根本不想过问政事。大臣伍子胥力谏,希望吴王能专于政事,但都被西施,郑旦花言巧语给挡了回去。后来二女又从中挑拨伍子胥有谋反之心,结果伍子胥力谏无效,反被逼自尽。勾践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公元前482年,勾践乘夫差北上会盟之时,突出奇兵伐吴。由于吴王根本没料想越国会反击,再加上军队长年闲散惯了,根本没有战斗力了。
公元前473年,吴国终于被越所灭。夫差后悔莫及,拔剑自刎。

32、三十六计之空城计
如果自己的实力比较虚弱,那就置于一边,使自己的敌人在疑惑中感到更加的疑惑;在刚与柔相交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功效。
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宰相)公子元,在其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将文夫人占为己有,而文夫人却无动于衷。
公元前666年,为讨好文夫人,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危在旦夕,群臣慌乱。郑国上卿叔詹在众臣面前献上一计,言称可退楚军。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安排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一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楚国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怀疑城中有埋伏,不敢妄动,等待公子元。
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奇怪。他率众将到城外高地探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旗盔甲。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敢贸然进攻。
恰在此时传来消息说,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赶紧收兵回营。

33、三十六计之反间计
在自己设计的疑阵之中再布疑阵,也顺势利用敌人做内应,以取得胜利,我方则不受损失。
战国前期,燕国与齐国相距不远,两国之间为了边境的小小争端而互不相让,最后导致两国兵戎相见。燕国于是派出了以乐毅为统帅的征讨大军,浩浩荡荡向齐国奔来。乐毅是燕国的名将,不但深通兵法,懂晓计谋,而且有胆有识,在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他有治世之才,一度为燕国之相,为人秉性直爽,刚正不阿。
这时,齐国闻讯燕国的举动后,齐想立即派兵迎战。这时的大将田单出来对齐王说:“我家大王不用着急,我有一计,可使燕国退兵,而且迫使乐毅从此之后不能领兵打仗。”齐王一听有这么好的良策,于是对田单讲:“爱卿有什么退敌良策,说来寡人听听。”田单说:“大王,虽然燕国大兵压境,占了我几座小的城池,但是请大王放心。燕军统领乐毅虽然聪明过人,善于攻城越地,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燕昭王与他以前有过不和,而且到现在昭王还怀恨在心,派他攻打我齐,也是存有戒心的。我看不如用计策离间他们的关系,从而使燕王撤掉乐毅的军权,到那时燕兵不攻自退。”齐王听了田单的话,十分高兴,于是这件事就全权委托田单去处理,齐王在宫中安心地听取战报。
田单马不停蹄地跑到了燕国。燕国意料到两国交兵,齐国派田单来我国有何用意,莫非讲和?昭王说:“田将军这次出访我军有何贵干啊?是不是有关两国交兵的事,如果是这件事的话,你最好去和乐毅讲,他是讨伐大将军,我也在等他的消息。”田单听后,哈哈大笑:“大王勿听他言,我家大王派我来在贵国是有要事相告,是关于齐国大业的军机情报,还请大王认真听取。”昭王听了感到奇怪,自己的国家事情还让他国操心吗?但又想听一听到底田单想干什么,于是说:“那就请田将军赐言,孤王耐心便是。”于是田单说开了:“乐毅虽然在齐国占了几座城池,而且他本人在燕国有着崇高威望。但是,他与大王您早结下了恩怨,乐毅害怕大王您害他,因而借口攻齐,实质是想联合齐国自立为王。目前因齐地的部分地区还未归顺,所以他不急于攻打即墨,为了等待时机,成其大事。现在齐王最害怕燕王另派大将前来,如果那样,即墨早已陷落。”燕昭王想一想以前与乐毅结下的仇恨,怒气上心头,中了田单早已设计好的反间计。
田单回齐后,燕昭王派大将骑劫前去接任了乐毅的职务,于是齐军反扑,燕军由于指挥不当,被齐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只好撤回本国。而这时已被撤了职务的乐毅在家中生起了闷气,他知道这是齐国的反间计,他考虑燕王心胸狭窄,不会轻易放过他,于是逃到了赵国。

34、三十六计之苦肉计
一个人一般不会自我伤害,如果他受到了伤害,那肯定会让人相信而不产生质疑;我军则以假乱真,以真作假,就可以按照原来的计划而实施行动。用这种方法去欺骗敌人,就是顺从着敌人的心理顺势活动而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南宋时,金兵南侵,金兀术与岳飞在朱仙镇展开决战。金兀术有一义子,名叫陆文龙,这年十六岁,英武过人,是岳家军的劲敌。
陆文龙本是宋朝潞安州节度使陆登的儿子,金兀术攻陷潞安州,陆登夫妻双双殉国。金兀术将还是婴儿的陆文龙和奶娘掳至金营,收为义子。陆文龙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
一日,岳飞正在思考破敌之计,忽见部将王佐进帐。岳飞看见王佐脸色蜡黄,右臂以被斩断,大吃一惊,忙问发生什么事。原来王佐打算只身到金营,策动陆文龙反金。为了让金兀术不怀疑,才采取断臂之计。岳飞感激涕零。
王佐连夜到金营,拜见金兀术,痛阵岳飞的暴虐无道。开始金兀术还对他抱有戒心,但见他血淋淋的断臂和真切的恨意,最后完全相信了他。王佐借机求的将他留在营中。
王佐利用能在金营自由行动的机会,接近陆文龙的奶娘,说服奶娘,一同向陆文龙讲述了他的身世。文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愤怒决心为父母报仇,诛杀金贼。王佐劝导他不可造次,要伺机行动。金兵此时运来一批轰天大炮,准备深夜轰炸岳家军营,幸亏陆文龙用箭书报了信,使岳家幸免于难。当晚,陆文龙,王佐,奶娘投奔宋营。王佐断臂终于使猛将陆文龙回到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35、三十六计之连环计
如果敌人兵精将能,就不要与对方正面交战,应该运用计谋使对方产生错误,借此机会以削弱敌人的势力。这样主帅在指挥时一切顺利,运用计谋而克敌制胜,就好像得到了上天保佑似的。
赤壁大战中,周瑜利用反间计,让曹操杀了熟悉水战的蔡瑁,张允之后。由于北方士兵不善水战,无法适应战船的颠簸,为了让船平稳,曹操听取了庞统的意见,用粗大的铁索把船全连在一起。这样,不管多大风浪,船也纹丝不动了。每个船上的士兵打起仗来,还可以相互照应。
这时候,周瑜的部将黄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用火来攻打连在一起的大船。周瑜设计让黄盖诈降曹操。两人还使出“苦肉计”,让曹操放了心,他对于黄盖害怕自己才投降,一点也没有怀疑。
黄盖让士兵在大船上装满了枯草,还浇上油,上面盖了布,并插满了彩旗,还有几只小船拴在大船的尾部。黄盖在刮东风的夜里,率这支船队假意来投降。
曹操听说东吴大将黄盖来投降,就和自己的亲兵到船头看。可是没有料到,在离自己只有二里地时,这些来投降的大船同时起火了,火借风势越烧越猛。东吴的战船就像一条条火龙冲进了曹操水寨。而曹操的战船又连在一起,很快全烧了起来。大火波及岸上的营寨,许多士兵来不及逃跑,就被火烧死了,还有一些不会游泳的士兵掉到江里淹死了。周瑜乘势带兵渡江向曹操发动了进攻,曹操的士兵吓得全跑光了。

36、三十六计之走为上计
全军撤退,避开强敌。寻机待变,虽为退却,可并没有违背行军用兵的道理。
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盛,楚将子玉率师攻晋。晋文公闻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暂时后退。
于是晋文公假意修好,先撤退九十里,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这样晋文公就在战争的道义上获得主动。因为这样诸国都认为楚国伐晋是不道德的,所以晋军个个争先恐后,相信足意御敌人。他又事先派人前往秦国和齐国求助。
子玉率部追到城边,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晋文公探知楚国左,中,右三军,以右军最薄弱,右军前头为陈,蔡士兵,他们本是被胁迫而来,并无斗志魅生。
子玉命令左右军先进,中军待命。楚右军直扑晋军,晋军佯装败退,陈,蔡军紧追不舍。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驾车的马都蒙上老虎皮。陈,蔡军的战马以为是真虎,吓得乱蹦乱跳,掉头就跑,骑兵哪里控制得住。楚右军大败。
晋文公派士兵假扮陈,蔡军士,向子玉报捷:“右师已胜,元帅赶快进兵。”
子玉登车一望,晋军后方烟尘蔽天,大喜。哪知池玲子,这正是晋军诱敌之计大宋时代周刊,他们在马后绑上树枝,来往奔跑,故意弄得烟尘蔽日,制造假象。子玉急命左军全力前进。晋军故意打着帅旗,往后撤退,将楚左军引入伏击圈内,一举歼灭。等子玉率中军赶到,晋军三军已成合围之势,急令突围。虽然他在猛将的护卫下保全了性命,但部队伤亡惨重,只得悻悻回国。

关注“儒问工作室”公众号
获取更多中小学生学习资料

« 上一篇 下一篇 »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章归档